2024年 小组分享 6月份 第三周 掌管历史的神

2024年 小组分享 6月份 第三周 掌管历史的神

“雅各王子耶书仑,以色列人不要怕;我是首先末后的,除我以外没别神。神是宇宙主宰者,掌管历史永活神;降世拯救全人类,偉大真神独一神。” 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中,有许多神话中的神祇被认为掌管历史或与历史相关。在希腊神话中,克里奥是九位缪斯之一,专门负责历史,她通常被描绘成手持卷轴或书卷的女性。在某些印第安部落的神话中,神祇苏亚米克斯和威哈卡斯是专门负责记录和传承部落历史的神灵或守护神。玛雅神话中的伊察姆纳是智慧和知识之神,也与书写和记录有关,因而可以被视为掌管历史的神之一。在古埃及神话中,托特是智慧之神,也被认为是记录历史和书写的神。这些神祇在各自的文化中被视为记录、守护和传承历史的象征。然而,在基督教中,神被认为是创造者和主宰者,祂掌管着历史的进程。《圣经》中有很多记载都体现了这一观点,例如:《创世纪》记载了神创造天地万物表明祂是宇宙和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出埃及记》记载了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表明祂是历史的掌管者;新约记载了耶稣基督降世拯救人类表明祂是神的计划在历史上的实现。本周经文先知以赛亚向在巴比伦过着被掳生活的以色列人宣告,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不是巴比伦帝国,而是永活真神。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听到主对百姓的心迹,纵使他们罪恶滔天,祂的爱却未息灭。祂称他们为雅各-抓住的人、以色列-神的王子和耶书仑-正直的。祂造作他们、造就他们、拣选他们,也要帮助他们。耶和华以色列的君向那些所谓的神发出挑战,叫它们像祂一样预测未来,尤其有关古时的民以色列的事情。祂的百姓毋须害怕任何对祂至高权威的挑战;他们就是祂的见证,证明祂预先指出将来的事,祂又是独一的真神。以色列人的救恩在於有一位偉大的神。以色列人過去曾敬拜偶像,先知提醒他們偶像毫無用處,神才是永恒的主宰。祂超越時間,祂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惟有祂是神,祂是人類的創造主。为此,我们必须时刻记着,神是掌管现在、过去和将来的神,我们应当将一切交托给这位「掌管历史的神」,学习仰望祂,并时刻寻求祂的帮助和带领。

本周经文

以赛亚书44:1-8

「1 我的仆人雅各, 我所拣选的以色列啊, 现在你当听。2 那位造你,使你在母腹中成形, 并要帮助你的耶和华如此说: 我的仆人雅各, 我所拣选的耶书仑哪, 不要害怕!3 因为我要把水浇灌干渴的地方, 使水涌流在干旱之地。 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的后裔, 使我的福临到你的子孙。4 他们要在草丛中生长, 如溪水旁的柳树。5 这个要说:我是属耶和华的,那个要以雅各的名自称, 又有一个在手上写着:归耶和华,并自称为以色列。6 耶和华-以色列的君王, 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 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除我以外再没有上帝。7 自从古时我设立了人, 谁能像我宣告,指明,又为自己陈说呢? 让他指明未来的事和必成的事吧!8 你们不要恐惧,也不要害怕。 我岂不是从上古就告诉并指示你们了吗? 你们是我的见证人! 除我以外,岂有上帝呢? 诚然没有磐石,就我所知,一个也没有!」

一、経文分享

在《以赛亚书》上一章的最后一节,神宣告了祂的百姓要遭遇审判,“使雅各成为咒诅,使以色列成为辱骂“(28节),因为百姓的悖逆犯罪,并且对神的警告视而不见,他们也面临严厉审判。这一章一开始,先知以赛亚又开始宣告神对于以色列百姓的恩典。本章主要讲述主应许救赎赐福选民,其内容可分为五段:应许百姓必蒙福-神拣选(1-5节);独一真神必救赎-神见证(6-8节);偶像是人手所造-人虚妄(9-20节);被救赎选民归神-记念主(21-23节);应许救恩必重建-神复兴(24-28节)。本周经文内容主要讲述:蒙爱的选民听神的话不怕(1-2节);神应许浇灌圣灵给祂选民(3节);圣约更新百姓成神的仆人(4节);以色列百姓个个认识真神(5节);复兴盼望根基在乎耶和华(6-7节);耶和华无可比除祂无别神(8节)。本周经文1至5节说到神的拣选,经文中说到雅各和以色列仍然是神所拣选的仆人,虽然他们悖逆神,但是他们仍是属于神的,神赐给他们的恩典要远多于惩罚。那位创造他们的神,帮助他们的神,再次安慰他们说:「不要害怕」(2节)。而且这一次,除了称呼这些百姓为仆人雅各,神还称呼他们为「耶书仑」(2节);这个词的意思可能是公义的人、正直的人。几百年之后,先知以赛亚时代的这一代以色列人,又是悖逆的、不忠于耶和华神的,先知以赛亚预言,神要借着巴比伦来审判这些悖逆的百姓,尼布甲尼撒要毁灭耶路撒冷,百姓要被掳去巴比伦。当然在这百姓里仍然有信靠耶和华的,忠心的人,他们相信以赛亚所说的,他们害怕如果被掳到巴比伦去,他们的民族不就要灭亡了吗?神之前对于列祖的应许,关于弥赛亚救主的应许还能实现吗?神就在这里安慰他们不要害怕,虽然那些悖逆不忠的人要受到审判,但是那些神忠心的选民,他们不会灭亡,他们的后代,那些余民,那新的一代要兴起。神给了他们一个充满盼望的画面,“把水浇灌干渴的地方, 使水涌流在干旱之地“(3节),就像神借着河流雨水浇灌干旱之地,让种子发芽生长,神也要把祂自己的灵浇灌在新一代的百姓身上,他们因为圣灵的大能就有了灵里的生命,这些忠于神的百姓,他们要兴起、繁盛,就像“在草丛中生长, 如溪水旁的柳树”(4节)。

至于6至8节经文说到神是历史的惟一源头,祂始终与历史的进程同在,一直到历史的末后(启1:17;22:13)。虽然以色列又聋又瞎,但神仍然宣告:「你们是我的见证」(8节)!虽然神早就知道以色列是又聋又瞎的顽梗仆人,但仍然愿意作「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赎主」(6节),定意拣选、造就、改变他们(43:14-44:5)。这样一件无人能够做到的事情,证明神是全知、全智和全能的独一真神(6、8节):因为祂掌管历史(6-7节),能「宣告,并且指明,又为自己陈说」(7节)将要做的事,但却没有任何别的神明能够向祂发出挑战。神反复强调「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43:10、12;44:6、8),也反复强调「你们是我的见证」(43:10、12;44:8)。神之所以让“有眼而瞎、有耳而聋”(43:8)的百姓「不要恐惧,也不要害怕」(8节),是因为他们是独一真神的”见证”。神的百姓所见证的并非自己的敬虔或得胜,而是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人并不能倚靠自己的属灵和刚强来见证神,因为人的心志和行为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惟有“诚实倚靠耶和华”(赛10:20),因为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9)。因此,信徒受管教的经历也能见证神,再软弱的信徒也不会被神弃绝,这是我们在软弱中不恐惧、不害怕的勇气来源。以色列的真神是永活的,是祂创造了这个世界,也是祂掌管着这个世界的尽头。祂知道过去,也清楚现在和未来,所以在如今世界的动荡中,这位永在的真神仍要来成为我们坚固的磐石,以至于我们的生命也一样能够坚固不摇动。 在歷史的長河中,掌管歷史、掌管列國偶像的那一位是耶和華神,這是先知以賽亞所宣講的。先知以賽亞寫這一段是在公元前700年,但這段《聖經》及之後所講的是一百多年之後的事情,以色列在主前536年回歸。以賽亞向被擄的百姓和後裔宣告,以色列會被擄,但是神將會在以色列工作,所以以色列是有盼望的。

总结本书周经文,以色列是神选召的仆人,亚伯拉罕的后裔,遭遇被掳,更因归回,要向万邦见证,造就选民的唯一救主,信实的神永在(43:10,21;44:8,21)。神要怜悯雅各,必再拣选以色列;尽管她犯罪受罚沮丧,神并不弃絶,要选民作仆人,要听啊,领受当下恩典(14:1;41:8;44:21)。神纪念对亚伯拉罕的应许。选民必知道后裔将来发达,子孙像地上的青草(48:19;结17:5;伯5:25)。以色列的真神应许要赐下圣灵,来解决人生命会空虚和干渴的问题,也让人的生命能够成长如溪水旁永不枯干的柳树,以至于最终人都要来自豪地承认自己就是这位耶和华神的子民。这些忠心的余民,神要让他们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他们要重建圣殿,重建他们的城市。而他们的后代之中,要有一位弥赛亚救主出来,神要借着祂实行更大的拯救,祂要给人带来灵里的复兴和重建。神也应许,那些忠于神的百姓,他们要承认自己的信心,他们有的要宣告自己是属耶和华的,有的要以称自己是雅各或以色列,也就是神的仆人,还有的要亲手写自己是归耶和华的,新一代的百姓,他们以各种方式来宣告自己对于耶和华神的信心。这一切都是神浇灌圣灵的结果,是圣灵奇妙的工作。先知特用三个称呼宣告神的独一性。这表明三点:以色列的君王最终不会让以色列永远亡国灭族;神是以色列救赎主,必尽至近亲属的责任,救祂的至亲脱离被掳之地的苦难,必归回应许之地;统管万有的万军之耶和华,祂是唯一独有能力者,必成就祂的旨意的那位。神是初是终,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使徒以及初期教会坚信耶稣基督降世为人的宣告,并从以赛亚书领受,基督是首先的、末后的,是神道成肉身,死过又复活的,创始成终的救主。万物是借着祂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启示录》也如此宣告四次(41:4;约1:3;启1:8,17;2:8;22:13)。天上地下唯有耶和华祂是神,除祂的以外,再无别神。祂是以色列永久的盘石,独一的救主。

二、信仰功课

1、我所拣选的耶书仑

耶书仑这词在《圣经》中出现四次(申32:15,33:5,26;赛44:2),意思乃指“正直的人”或“正直,公正,公义”。神曾在古时以“耶书仑”称呼以色列人。这是一个昵称,犹如“亲爱的”、“宝贝儿”或“乖乖”等称呼一样,表达出神对以色列人发自内心的喜爱。但600多年过去了,到了先知以赛亚的年代,以色列人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小名,不知道他们在神的眼中是何等的宝贝。因此,神借着先知的口,再次呼唤他们,“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耶书仑哪,不要害怕!”(2节)。他们为什么害怕呢?因为正像世上所有的儿女一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有一段叛逆期。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誓约,破坏诫命,认贼作父,惹动神的忿恨。北国灭亡后,南国犹大的心中充满了惊恐和悲哀,“我们还有得救的希望吗?” 此时此刻,神就像一个和蔼慈祥的父亲对孩子说,“亲爱的,不要怕。有老爸在,我会帮助你!” 神的话对惊慌失措的以色列人来说,好像干渴要死的人在沙漠中遇见了水泉,精神立刻抖擞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为神的儿女,我们不就是神眼中的“耶书仑”吗? 天上的万象,神尚且“一一称其名”, 何况我们呢?(参赛40:26) 神岂不更要把我们的名字刻在祂的手掌上日夜思念吗?(参赛49:18)尽管我们曾屡次犯罪,远离祂的面,但正如一首诗歌所唱的,“神的恩典永远大过我的罪愆”。耶书仑这个词是神给以色列的一个很亲密的名字,亦含有诗意,鼓励以色列人在属灵的性情与道德上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神对以色列人的全部希望与厚爱。但以色列人轻看了神的希望与厚爱,走上了崇拜偶像,追随假神这可悲的道路,完全背离了“耶书仑”所代表的神的期望。我们基督徒是新以色列民,当我们重温神对以色列民的这种厚望之时,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在逐渐步入以色列人可悲的光景呢?

2、福音的似非而是

《以赛亚书》44章以一个美丽的应许作开头,父神透过先知说话:这是一幅图景,神将要把一个更新的灵命给予那些灵里干渴,意识到自己生命枯竭,而转向祂的人,这个应许甚至延伸到他们的子子孙孙。这是对每个家庭的伟大应许,当他们成为恳求者,把需要带到神面前时,父神就会祝福他们。如同《以赛亚书》中的许多预言都已实现,这些应许也终将实现在全以色列。我们别想取走犹太人的这些应许。父神终有一天会实质上成就祂的应许。当然这些应许也同样会实现在那些因信耶稣基督而成为亚伯拉罕子孙的人身上。这些应许,神会“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流浇灌干旱之地”也是对我们而发的。这是《圣经》里最奇特的似非而是的论点。有哪个人能设计出一套计划,如果他失败了,就得胜;如果他输了,就成功;如果他被击碎了,就被高举?但这就是神的设计,祂总是很务实地对待我们。祂不会强迫我们承受羞辱,但是祂要我们面对完整的景象;祂是绝对诚实,祂清楚地知道我们是谁和我们的问题是什么。人的愚昧就是老想掩饰软弱,假装成一个不是真我的人。这些都成为了证明《圣经》的确是神所启示的卓越证据,因为没有人会想出这么一套成功的计划,从承认失败开始。有这样的一位神学讲座教授的分享,他说有一天他去监狱探望囚犯,想要在属灵的问题上帮助一些人。午餐时他独自一人在餐厅用餐,遇到一位律师。这律师每周都用一天的时间来帮助监狱里的囚犯。但是他不是来提供囚犯法律咨询,而是给囚犯们读圣经,帮助他们灵性成长。教授问他,“你老是跟这些失败的人相处,会不会觉得沮丧?”律师回答说,“我不这么看。对我而言世上只有两种人:被原谅的和不原谅人的。这些男男女女的身体是被关在这里。我们有钥匙的话,就能打开门放他们出去,但是除了神以外没人有钥匙能打开他们被囚禁的内在生命”。这话清楚、优美地表达了以赛亚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的内在生命被锁住了,成为自我骄傲和自我满足的囚犯,只有神能打开囚门放我们出来。这是祂应许要成就的事,而且已经成就于许多世纪。

3、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神在本书三次宣告「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41:4;44:6;48:12),这个宣告包括三层意思:神「是首先的」,祂的存在不必倚靠任何别的存在,而别的存在都是因着祂的旨意和允许;祂的作为也不需要任何人帮忙,既不取决于世上的势力、也不取决于百姓的努力。神「也是末后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拦阻祂的旨意成就。因此凡是神所开始的,祂必负责成就(腓1:6);神的救赎和拣选永远不变(46:4;诗102:27-28)。神是历史的惟一源头,祂始终与历史的进程同在,一直到历史的末后(启1:17;22:13)。神在这地上的一切的帝国、一切的势力、一切的君王还有一切的偶像的面前,再一次的宣告,只有我是神,在我之前没有神,在我之后也没有神,除我之外没有救主。这是一个伟大的宣告,如果你切身处地的思想,当时以色列人的生存的光景,你会知道相信这一个宣告,是何等的难。「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这句话是一种自我描述,常见于《圣经》中,特别是在《启示录》中,用来描述神或基督的永恒和无所不在。例如,《启示录》1章8节中写道:“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另外,在《启示录》22章13节中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这里的“阿拉法”和“俄梅嘎”是希腊字母的首尾,表示一切的开始和结束。这些表达强调了神的永恒存在和主权,表明祂超越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的起源和终结。环视世人,心中都敬拜不同的神明-金钱、名气、地位、学位、物业,这些现代的神明都势力强大,看似值得投靠。但若果我们认定这些众神明都不是“首先的”与“末后的”、都不是盘石与拯救,那么最强最大的外表也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你曾否被这些神明占据你的内心?你又如何回应耶和华的宣称?

4、你们是我的见证人

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人! 除我以外,岂有上帝呢? 诚然没有磐石,就我所知,一个也没有!”「你们是我的见证人」(8节),这句话是耶和华对以色列人说的,意思是耶和华拣选了以色列人作为祂的见证人,让他们向世人宣告祂的作为和祂的名。这句话在《圣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了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的特殊关系,也表明了耶和华对人类的救赎计划。以色列人要成为神的“见证”,这是神拣选亚伯拉罕时就有的期待。他们要见证的,就是祂自己的真理,因此他们必须先认识祂,并信服祂。有了这个基础以后,他们才能宣告祂是惟一的神,是耶和华,除祂以外没有救主。祂所宣告的这一切,祂都曾教导他们,所以他们能为祂作见证。这里启示了祂对祂百姓最初的旨意,就是要以色列成为见证神真理的工具。今天「你们是我的见证人」这句话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基督徒要为耶和华作见证,向世人宣告祂的爱和祂的救恩。今天世人看不见神,只能看到神的儿女们。你要是对他们说:“你要看神,不要看我们”。他们一定会回答说:“我们看不见神,你们既然是属神的,那一定能从你的身上看见神”。这话一点不错,假使世人不能从我们身上看见神,他们怎能相信神和归向神?因此,神藉先知以赛亚对祂的选民说:“所以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主耶稣基督降世,且是要作神的见证,祂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祂复活升天之前吩咐门徒说:“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路24:48),又说:“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世人看不见神,却看见我们这属神的人。假使我们不能把神在我们身上的恩典显明出来,不能将神的生命和大爱见证出来,不能把神与我们同在的凭据给看出来,我们怎能叫他们相信一位肉眼看不见的神呢?我们必须紧记,唯有耶和华是真神,是救主,也唯有我们是祂的见证。我们的责任何等重大!「你们是我的见证人」,彷佛神必须要提醒祂的见证人,他们才会为祂作证!以赛亚对我们的沉默之罪何等清楚!今天你是不是已经成为神的“见证”?

5、真神必施行拯救

本章经文可分为三部分。首部分是第1至8节,先知强调了耶和华对以色列人拯救的保证。以色列是神的仆人,更是祂所拣选的「耶书仑」(2节)。耶书仑的原文字根有「正直」的意思,这里是指耶和华视以色列人为正直和祂所喜爱的一群。先知指出,神的祝福将临到以色列人的后裔(3节),虽然他们在历史上要面对一浪接一浪的灭族危机,但神应许会保守以色列人的余民,并叫他们昌盛起来。第8节提及耶和华是唯一的「盘石」,由此反映只有耶和华是独一的真神,是绝对可倚靠的。与耶和华的真实和可倚靠相比,偶像却是虚无、无能及一无是处的。先知在本章的第二部分9至20节便揭示了这一点。他细致地刻画了人铸造偶像的过程,从而表明神以自己的形像创造人,而无知的人则想模仿神,以自己的形象制造偶像(13节)供自己膜拜。他们此举极之愚昧,因为神会审判他们的罪恶,叫他们面临灭亡的结局,巴比伦人的所作所为便是一例。第20至28节是本章的最后一部分,先知在当中再一次描绘出耶和华的伟大。祂是以色列的独一真神,必造就其子民,亦必不忘记他们(21节)。祂有赦罪之恩及能力,其救赎有如强风把浓云厚雾吹散(22节),使人有雨过天晴之感。祂又是创造万有的主宰,一切被造之物都要赞美祂(23节)。尤有甚者,祂更兴起波斯王居鲁士,成为祂的仆人,履行历史的任务,打败巴比伦,释放以色列人回国,启动了重建圣城和圣殿的圣工。人类其中一项罪行,就是将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视为神,尊崇它们、甚至膜拜它们。昔日的外邦人把自制的偶像视为神,今天有不少人则视科技和名利等东西为尊崇和膜拜的对象。其实,科技和名利跟偶像一样,都是人自己造出来的东西。人本来只是被造之物,既然如此,由人所造出来的东西,也只是被造之物,试问它们又怎能取代创造主的地位呢?把它们提升至神的地位,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并不合情理。反之,若我们能存着感谢神的心,享受祂所赐下的一切丰盛,并传扬祂的美善,才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三、掌管历史的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淡漠历史的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经济与消费潮流的流行,似乎使我们确信:新的才是更好,未来即是希望。但这不应使我们忽略历史中的智慧和借鉴。历史之所以被淡漠,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对历史的解读,普遍缺少客观性。很多基督徒相信,历史(History)是祂(神)的故事,而如何客观地呈现历史,如何理解神的护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都是一项比较大的挑战。很多西方人认为,历史是盲目的:“历史充满了喧闹和狂躁,其实全无意义”。神创造并治理这个世界,是万物的创造者、所有者和主宰者,对万物负有责任,祂把我们呼召到祂的世界来,允许我们参与治理并享受祂的世界。上帝是历史的主宰,掌管着一切,“因为国权是耶和华的,他是管理万国的”(诗22:28);“诸王都要叩拜祂,万国都要事奉祂”(诗72:11);“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赛46:10)。《圣经》告诉我们,有一个宇宙,它的中心是地球;有一个历史,它的中心是基督。这个单一的过程是永恒地为上帝所安排好的。虽然世界是永恒地安排好了的,但它本身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无限的,但却有无限的意义。这无限的意义在于上帝因着测不透的慈爱和怜悯在耶稣基督里所实施的救赎。也就是说无限的意义实现于有限的时间之中。一般人从时间的观点来看,认为基督徒不应该相信耶稣在世的短短几十年是整个时间的中心与衡量世事的标准,因为这段历史的重要性和世俗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并无特别不同。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圣经》告诉我们:“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3、14)。自有时间之始,这个“道”就在那里,而且是历史的中心。耶稣的降生,是真实的存在进入时间,那实在的与真实的进入了我们的世界。主耶稣在世的圣洁生活,将我们的眼睛开启,得略窥那超绝的真理境界。这对我们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其他的经验,不论是什么,都必须用耶稣的生活作标准来衡量,而且只能用它。人生因为有了这个标准和规范才有了意义。

人类历史上这个最重要的顶峰,不是到历史的末了才出现,而是在中段,也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降生、替死和复活。基督信仰植根于历史,因为这记载并不是传说,而是确凿的历史事实。这就是为什么《使徒信经》会提到罗马总督彼拉多的原因。信仰的世界和历史的世界在这里相会:处身于信仰世界之外的彼拉多,成了检验基督教历史真实性的证人。救世主并不是子虚乌有的传说人物,而是在时空中活生生存在的拿撒勒人耶稣。上帝是历史的主宰、是「掌管历史的神」,祂通过《圣经》启示我们人类历史的本体、意义、目的和归宿。以基督为中心看历史,是人类在上帝的恩典光照中认识历史的惟一正确途径。人类历史应被理解为一个由一个固定起点(上帝的创世)经这个世界的终点(末日的审判)进入永恒(天国)的线性运动(赛46:10)。纵观历史,历史的发展不能归结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以上帝在创世之初的命定为依归。历史的过程实质上并不是人类致力于达到自己目标的过程,而是实现上帝旨意的过程,其最终归宿就是进入永恒的国度。历史是一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必然性,上帝是有远见和富于建设性的,有祂自己的计划,且决不允许任何人干涉。历史是上帝的意志,自发地发号施令,即使是那些自以为是在反抗上帝计划的人们,事实上仍对上帝的计划作出贡献(如埃及法老)。历史就是世界法庭,即一种准则,用以判断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个人的责任就是要作推进历史客观目的的自愿工具,若定意反对它,他也不能制止或改变它,且要受到惩罚,使自己的生命遭受挫败甚至一事无成。基督教基本上是历史的宗教。上帝把自己显现给祂的子民,不在教义的大篇道理里,也不在理论的研究里,而是在行动中,在上帝与人建立起的关系里。

四、王权有限,惟神掌管生命未来

《传道书》8章7至8节这样记载:“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这里的“他”英文翻译成“no one”,就是没有一个人的意思。所以不仅仅是指王,也指我们每个人。我们都不能知道将来的事情,也没有人能告诉我们。第8节用四个否定的表达来表示人的渺小有限,也表示地上的权柄权势,即使是暴君的强权也是非常有限的。唯有神才掌管我们的生命和未来。经文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地上掌权者的有限:1)王不知道将来的事情。将来的事情,王不知道,也没有人能告诉我们。《传道书》9章1节进一步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事,但都在神的手中掌管,我们终身的事在神的手中。神是整个世界的掌管者,是我们个人生命的掌管者,也是历史的掌管者。像《以弗所书》说的,人类历史,整个社会都要按神所安排的,到日期满足的时候,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都要按神的方向前进,最后在耶稣基督里同归于一。圣诗作者史丹斐(Ira F. Stanphill),写了很多圣诗。因为家庭的问题,他的生命曾极度沮丧和绝望,内心有极大的争战。有一天他开车时哼出来一首歌,他感受到神与他同行,心中得到释放。回家以后,他把那首歌写下来,就是著名的“我知谁掌管明天”。这首歌里面他写到:“我不知明天将如何,每一天只为主活,我不见明天的阳光,因明天或不晴朗。我不要为将来忧虑,因我信主的应许。我今天要与主同行,因祂知前面路程。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不能识透,但我知谁掌管明天,我也知谁牵我手”。他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圣灵感动他写了这样一首诗,他知道神才是掌管明天的主,祂会牵着我们的手。所以他在诗歌最后一节说到,“我不知明天将如何,或遭遇贫苦饥饿。但那位看顾麻雀者,祂必然也看顾我,祂是我旅途的良伴,纵遭遇各样灾害,我救主必与我同在,祂宝血把我遮盖”。无论我们人生有什么样的困苦患难,我们的主掌管着未来,祂会与我们同行,祂也会遮盖覆庇我们在患难中所遇到的一切,赐给我们足够的恩典。

2)王无权力掌管生命。《传道书》8章8节说:“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生命这个字也有风的意思,也有灵的意思。经文意思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有权柄掌管我们的生命,王也不能,就如没有一个人能够将风掌管或者将风留住。《传道书》5章18节说:“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分”。我们的生命是在神的手中掌管的,神才是赐生命者,我们一生的日子都是神所赐的。《但以理书》5章23节说:“… 却没有将荣耀归与那手中有你气息,管理你一切行动的神”。神的手中有我们的气息,神管理我们一切行动,气息就是风的意思,也是生命的意思。我们知道主耶稣在上十字架之前,彼拉多说,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但是主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地上的人觉得我有权柄来治你,把你治到死地,但是主耶稣说,那是天上的权柄,只要天上的神允许了,你才能这样做。这强调神在我们生命里有终极的掌管,君王统治者可以控制外在的环境,可以关闭教堂,但他们不能关闭我们内心对神的敬拜;他们可以把人关到监狱里去,但不能关闭人内心里面向神的祷告,因为他们不能掌管我们的生命。3)王无力掌管死期。《传道书》8章8节说:“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王无力掌管人的死期,没有人能够掌管人的死期,这是非常清楚的。我们的死期在神的手中。《圣经》里神自己宣告:“你们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申32:39)。经文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命的极限,人的死期是在神的手中掌管着。我们如果知道《圣经》里所说的,知道并相信神才是掌管我们一切的主,我们就要更加地信靠主,敬畏主,敬畏我们生命的主宰。我们要更加地顺服尊荣我们的神,要存着感恩的心,因为每一天都是神的恩典,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神的恩赐,我们要存着感恩的心,用虔诚敬畏的心来事奉我们的神。正如《希伯来书》12章说的,因为我们的神是烈火,神是我们生命的掌管者,也是终极的审判者。

五、历史是上帝的故事

历史的英文单词是History。我们常听到人们把History拆分成His + story-祂的故事。历史是上帝的故事,因为上帝的创造拉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接下来,上帝主宰人类历史,将历史引领到祂预定的结局。《创世记》1章1节这样记载: “起初,神创造天地”。上帝创造了空间、时间和地球,如同搭建了一个历史舞台。接下来,上帝把人创造出来,摆放在历史舞台上,人类历史就此启动。自然神论认为,上帝创造宇宙之后,从受造界退场,让自然界在自然发展的维护下自行运转。自然神论不仅导致人们错误地认识宇宙,也会导致错误的历史观。如果上帝创造之后就退场,那么,人类历史就是只有人类群体上演的独角戏,没有上帝的介入。这就必然导致人本主义的历史观。人本主义历史观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它假设没有上帝介入人类历史。但事实上,上帝不仅创造了历史,也主宰历史。谈到上帝对人类历史的主宰,我们需要谈到上帝的超越性与临在性。上帝的超越性是指上帝与受造物的分别,上帝不依赖于受造物,反而凭借祂的权能创造并统治受造界。一方面,超越性是谈到上帝的本性无比尊贵;另一方面,超越性是谈到 上帝的主权至高无上。如果将上帝的超越性应用于上帝与人类历史的关系,就是上帝凭借祂的主权主宰人类历史。《诗篇》103篇19节说:“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他的权柄统管万有”。“万有”包含人类历史中的一切。《使徒行传》17章24-26节说:“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可见,全世界所有人民族和国家都在上帝的主宰之下。上帝的超越性令我们想到祂高高在上的权柄。但是,上帝并非与人类历史脱节。上帝的临在性是指上帝与受造物之间有亲密相近的关系,上帝介入人类历史。祂向人类启示祂自己,神亲自救赎人,改变人生命,引导人的一生。神让人认识祂,并让人经历到祂的同在。在《使徒行传》17:27-28节,保罗对外邦人说:“神离我们各人不远,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约翰福音》1章14节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道成肉身的耶稣被称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的意思是神与人同在。“同在”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神的临在。

上帝主宰人类历史,是借着祂超越万有的主权,掌控一切的能力。有时,上帝可以改变人的心思意念来主导历史的发展。《箴言》21章1节说:“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一个具体例证是,《歷代志下》36章22-23节,“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借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 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波斯王古列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愿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神也掌控人的境遇来引领历史。《以斯帖记》6章1-2节是另一个鲜活的例证,“那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以斯帖记》整卷书没有提到上帝的名字,却记录在《圣经》中,成为上帝的救赎历史中重要的篇章。在《以斯帖记》中,我们看到上帝主宰历史的那双无形的“手”。亚哈随鲁王夜里睡不着觉,让人给他读历史,恰好读到末底改的事。这不是出于偶然,乃是神的旨意,神用祂奇妙的作为引导历史。有时,神差派天使进入人类历史改变时局。比如《以赛亚书》37章36节说:“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最令人感动的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的两个位格,圣子和圣灵都亲自进入人类历史。圣子道成肉身进入人类历史成全了救赎的工作;在耶稣升天之后,圣灵降临,住在蒙恩得救的人里面,做得救的凭据;在五旬节圣灵降临,感动三千人信主。从上帝的临在性来看,祂主宰人类历史的方式不是像在地面上控制宇宙飞船的太空总部远远地遥控指挥,而是亲自介入人类历史。

六、上帝怎樣藉歷史事實,啟示自己

《圣经》在《箴言》16章4节中告诉我们,上帝为自己造了万物,并且在《启示录》4章11节说,万物是因上帝的旨意被造而有的。当上帝创造世界,特别是造人之时,为的是要彰显自己的荣耀;然而早在上帝造人之前,上帝就已经知道人会堕落,因此,在创世之前,上帝已决定藉着耶稣基督拯救世人。罪人藉着耶稣基督得着救恩,是上帝在创世之前的计划,上帝定意藉着拯救许多罪人显明祂的恩慈。自从上帝创造世界以来,上帝支配着世人,也把祂拯救罪人脱离罪恶的计划实现出来。上帝不僅是宇宙萬物的主宰,啟示與眞理的源頭,同時也是人類歷史的中心。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祂是阿拉法,是俄梅戛;祂是始,祂是終;古往今來一切史象,治亂興衰,都有上帝在統治和引導。舊約先知,乃是歷史學家,他們叙述的歷史,乃在表彰史實後面上帝的作爲。當時的强大帝國,雖似以色列人的敵國外患,實乃上帝的工具,乃所以成全上帝的旨意。舊約先知書,絕對不是明日黃花,乃正是啓發現代史家的深思!始祖墮落以後,罪惡進入世界,上帝雖暫時容忍,予人自由意志,但祂沒有放手不管,任令無法無天。所謂天網恢恢,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祂仍始終統治萬邦,是「掌管历史的神」,即在人類历史最黑暗的時侯,上帝從未離開寶座,仍在執掌王權,賞善罰惡,施行公義。“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書經);“多行不義必自斃,違天者必有大咎(左傳) 。“上帝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爲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彼後2:4-6)。奧古斯丁在其名著“上帝城”(The City of God) 一書中,把屬世的政治和上帝的國度,互相對比;把世界人類分成兩類,一是“上帝城”的國民,一是“世俗城”的國民。前者屬天界,愛上帝,遵行上帝的旨意,只求上帝的榮耀;後者屬凡界,愛世界,愛自我,只求人的權榮,沉溺於罪惡之中。但“上帝城”必然興旺,“世俗城”必然衰微。世界帝國,如羅馬帝國,乃“世俗城”的象徵,雖興盛一時,必崩潰沒落,難逃“羅馬衰落”之末運。

上帝旣爲历史的主宰與中心,無論善惡,都是“相反相成,互相効力”(罗8:28)。魔鬼的差役,雖一直想破壞上帝的計劃,但上帝藉其無比的權能以及奇妙的作爲,最後都要成就上帝最高的旨意。上帝雖予人類自由意志,暫時容忍,“任憑萬國各行其道”(徒14:16),“世人蒙昧無知的時 候,上帝並不監察”(徒17:30);但上帝對於人類社會統治的權能,並未受到絲毫的限制,上帝在人類整個历史的行程中,自始便是站在主動的地位。祂雖是慈愛的,同時也是公義的,人類悖逆不信,終必自食惡果。上帝爲實施其救世的計劃,又差遣其獨生子降世。主耶穌基督降世,乃是世界历史的新紀元,乃是一件極重無比的大事;乃是從上帝創世,到上帝永世計劃 完全實現的整個行程中的基點。主耶穌基督降世,乃是上帝住在人間,進入人類历史的行程的開端,乃是惡貫滿盈的世俗城和上帝城互相對抗的境界,漸行消弭的起點。而主耶穌被釘十架所完成的救贖恩功,乃是祂戰勝罪惡,吞滅死亡,征服魔鬼的大勝利。雖魔鬼最後無條件投降,須待末期才能看到,正如二次大戰德國無條件投降,雖在諾曼地登陸一年之後; 但諾曼地一役,即爲最後勝利之前奏,正如主耶穌受死,乃爲其第三天榮耀復活的前奏。世界人類,藉着敎會,已得到重新推動的主力,向着標竿直跑;人類历史的行程,便是上帝旨意的繼續伸張,其最後的歸趨和結局,便是上帝城的勝利。上帝最後的勝利及其永久的統治,乃是超乎現世的永世的目標,亦爲人羣历史必然的歸趨。人類历史,乃是萬有所本,萬有所依,萬有所歸的,全智全能,至尊永存的上帝,從今世到永世,整個行程中一切作爲的啟示。

结语

從历史的軌跡當中,我們看見神的足跡。我們看見《圣经》所啟示我們的神是「掌管历史的神」,是無所不知的神。整個历史的趨勢已經在《圣经》上啟示清楚;要叫我們心理有平安,也知道我們在這世上的使命。真理絕對不在信的人多與少;在乎他的本深究是真的。今天的人喜欢说:“历史已成过去,管它曾经发生了什么!”历史是过去就完了吗?抑或仅仅为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为当政者提供一些可听可不听无关痛痒的借鉴?或是为现今诸事找出合理化的论证?决不!历史是让我们看见上帝的作为,让我们明白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历史的因果当中,我们的明天也与此密切相关。要知道只有认识过去,才能了解现在,而过去和现在又只是一种对未来的预备。我们绝不能和过去完全脱离关系,因为一个世代所以成为那个世代,无不受到以前各个世代微妙的影响。今天经过疫情,许许多多的人仍在焦虑、恐慌,害怕当中,我们要来到主面前,我们要归向神,在主耶稣里面得新的生命,让我们成为神的儿女。而且我们也知道爱我们的天父,祂掌管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惧怕的。神爱我们,祂有完全的爱,祂也有完全的能力,能保守我们,施恩给我们,祂有丰盛的怜悯。只要我们好好跟随主,爱主,事奉主,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我们的生命和生活,爱我们的神必保守和带领,叫万事互相效力,让我们在祂的旨意中得益处,得荣耀。今天在這個渾沌不清的世代中,讓我們重新被神的话语提醒;叫我們知道我們所敬拜的一位是誰,也叫我們知道如何在這世代中來行事為人。今天虽然地上有人的制度和权柄,我们要顺服,但是神才是终极的,至高绝对的权柄和掌权者。我们在地上有王权制度的重压,会有受害逼迫,我们要等候神公义的作为;最后地上一切的权柄和掌权者都是有限的,唯有神才掌管我们的生命和未来。我们要完完全全的把生命交托在神的恩手中,信靠神、顺服神、尊崇神、服事神,因为我们的神是「掌管历史的神」。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