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小组分享 2月份 第三周 门徒的原生家庭观

2017年 小组分享2月份 第三周 門徒的原生家庭观

"原生家庭非借口,快乐掌握你手中;自省自负面向神,浸潤在主大愛里。"一顆受到傷害的心靈,如果沒有完全交託在上帝手中,讓祂的愛來醫治,就會讓我們因恐懼而感到沒有安全感。恐懼讓我們明知有上帝的同在,卻無法經歷到從上帝而來的真實平安。因此,价值观的重整对于每个基督徒来说是非常重要。一个人信主之后,价值观如果没有改变,那他的生命就和不信的时候没有两样,他也无法活出一个讨神喜悦的生活来。为此,我们要学习神的话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基督里得着更丰盛的生命。有鉴于此,重整价值观的首要工作就是,我们要来看「门徒的原生家庭观」。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我们人的一生中也有两件事情,一是记得的事情,另一个是不记得的事情。记得的事情,和当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时一些不记得的事情,哪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呢?是那些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编好的程序中。因此,我们也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过去原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负责任。但是,从今天开始,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你都要自己负责任。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作为一个基督的门徒,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
本周经文
士师记11:1-11;29-33

"1 基列人耶弗他是个大能的勇士,是妓女的儿子。耶弗他是基列所生的。2 基列的妻也生了几个儿子。他妻所生的儿子长大了,就赶逐耶弗他说:“你不可在我们父家承受产业,因为你是妓女的儿子。” 3 耶弗他就逃避他的弟兄,去住在陀伯地,有些匪徒到他那里聚集,与他一同出入。4 过了些日子,亚扪人攻打以色列。5 亚扪人攻打以色列的时候,基列的长老到陀伯地去,要叫耶弗他回来。6 对耶弗他说:“请你来作我们的元帅,我们好与亚扪人争战。” 7 耶弗他回答基列的长老说:“从前你们不是恨我,赶逐我出离父家吗?现在你们遭遇急难为何到我这里来呢?” 8 基列的长老回答耶弗他说:“现在我们到你这里来,是要你同我们去,与亚扪人争战,你可以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领袖。” 9 耶弗他对基列的长老说:“你们叫我回去,与亚扪人争战,耶和华把他交给我,我可以作你们的领袖吗?” 10 基列的长老回答耶弗他说:“有耶和华在你我中间作见证,我们必定照你的话行。” 11 于是,耶弗他同基列的长老回去,百姓就立耶弗他作领袖、作元帅。耶弗他在米斯巴将自己的一切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29 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他就经过基列和玛拿西,来到基列的米斯巴,又从米斯巴来到亚扪人那里。30 耶弗他就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将亚扪人交在我手中,31 我从亚扪人那里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无论什么人,先从我家门出来迎接我,就必归你,我也必将他献上为燔祭。” 32 于是,耶弗他往亚扪人那里去,与他们争战;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他手中,33 他就大大杀败他们,从亚罗珥到米匿,直到亚备勒基拉明,攻取了二十座城。这样,亚扪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
一、经文分享
這世界有公平嗎?上一代不名譽的行為,令無辜的下一代蒙羞、抬不起頭來!責任應該由惹來禍患的當事人承擔,為何要把羞辱加在第二代的身上呢?毫無道理,卻是現實社會的常態。本周经文的主人翁耶弗他,聖經一開始就介紹說他是一個大能的勇士,但他也是一個內心深深受傷的人,因為他的母親是身分卑賤的妓女。這個永遠拂不去的卑賤烙印,讓耶弗他從小就被人瞧不起,長大後甚至被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驅趕出去,最後只好離開以色列境內,與匪徒群聚。雖然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卻是個自我形像非常低落的人,那種得不到家人的愛、接納和尊重,那種被拋棄的失落和痛苦,就是一道為得醫治的傷口,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中,讓他對人和對上帝,無法有真誠的信任。
耶弗他本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樣落草為寇,與匪徒一起生活了。誰知道有一天,一個機會來了,面對亞捫人猛力的攻擊,以色列中居然無人能抵擋,眼看就要被殲滅了,以色列的長老忽然想起耶弗他,就主動前來邀請他回來做領袖,好帶領以色列人打仗。耶弗他簡直不敢相信,他既期待卻又怕受傷害,他在第9节里問:『你們叫我回去,與亞們人爭戰,耶和華把他交給我,我可以做你們的領袖嗎?』雖然他知道這只是個交換條件,或許他們只是在利用他而已,然而,耶弗他還是非常渴望贏得家人和族人的愛及尊重。經過長老的保證,他不計前嫌的回去了,並且以先禮後兵的方式和亞們人談判。從他和亞們人交涉的言辭和態度來看,耶弗他確實是個有能力有智識的人,他相當熟悉以色列的歷史。然而在28节里记载:『但亞們人的王不肯聽耶弗他打發人說的話。』因此談判就此破裂了。
聖經說:『耶和華的靈降臨在耶弗他身上,他就經過基列和瑪拿西,來到基列的米斯巴,有從米思巴來到亞們人那裏。』这里應該是耶弗他在召集那幾個支派的勇士一起前來抵擋亞們人吧!雖然亞們的軍隊強盛,但耶弗他有耶和華的靈在他身上,又有許多勇士跟隨他一起來對抗外敵,要打勝戰應該沒有問題。圣经告诉我们,在百姓立他作领袖、元帅后,耶弗他在米斯巴将一切的话都呈明在耶和华面前。这就说明他与神有美好的关系。正因为他与神有美好的关系,他没有让曾经不快乐的童年左右他,带他走向不好的道路,而是成为大能的勇士。而当他愿意如此去行的时候,神的灵就与他同在,他成为一个被神所使用的器皿,终於大大杀败亞們,从亚罗珥到米匿,直到亚备勒基拉明,攻取了二十座城。这样,亚扪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
然而,故事没有就此结束。在戰爭即將開打之前,耶弗他竟然向耶和華許下一個重願,他說:『祢若將亞們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們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祢,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30-31〉這句許願的話,是錯謬的誓言;惹來的禍端、難以收拾。為什麼耶弗他要許下這樣的重願,上帝並沒有向他提出這種要求啊?在這裏反映出耶弗他對耶和華上帝的認識,是停留在一種利益交換的關係上,他覺得若要得著上帝的幫助,就必須拿出一些等值的東西來和上帝交換。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否也停留在這種利益交換的關係上呢?耶弗他不知道這是上帝對祂百姓的憐憫和愛,雖然上帝明知以色列人是因受苦而向祂求救,只是在利用祂,並非真實的悔改敬拜祂,但上帝還是不忍他們受亞們人的欺壓,就特定差派他來拯救。上帝差遣,上帝必成就。但耶弗他是個從未被人真正愛過的人,他也無法體會上帝的愛。或者被父家趕出之後,受傷的心靈讓他對上帝沒有信心,他不相信上帝會無條件的幫助他,認為必須用條件式的交換,才能得著上帝的幫助。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心懷苦毒,要報復他的父家從前將他驅逐之恨。
人的愚昧無知,讓自己必須親嚐苦果。耶弗他果然得勝了,當他衣錦返家,『不料,他女兒拿著鼓跳舞出來迎接他,是他獨生的,此外無兒無女。耶弗他看見她,就撕裂衣服,說:「哀哉!我的女兒啊!你使我甚是愁苦,教我作難了;因為我已經向耶和華開口許願,不能挽回。」』為什麼耶弗他沒有想到最先出來迎接他的,竟是自己最愛的女兒呢?人心中的傷口若沒有得醫治,心眼是蒙蔽的。從前他因父家而傷害,如今他又把傷害加諸在他最疼愛的女兒身上了。當我們裏面的傷口沒有得醫治,我們最容易傷害的,就是自己最愛的親人。耶弗他的女兒因愛父親而出來迎接他,結果反而受到傷害。因父親的輕言許願,害她終身要為處女。耶弗他,一個大能的勇士,因為自小被人看不起,他得不到愛,也不相信人間有愛,他認識上帝,卻不相信上帝有恩典有憐憫,上帝的愛能夠醫治他心靈的破口。他看所有的東西都是利益交換的,他沒有看出上帝要給他的得勝,全是出於恩典,他對上帝的不信任,對父家的懷恨,最後所釀成的,是自己家庭的悲劇。
不同的解經家對31節有不同的解釋,有認為耶弗他當時是清楚想著要將人當作燔祭獻給神的,這是因為他曾多年在外流亡,習染了外邦人拜偶像將子女獻祭的陋習,在魯莽倉猝中,錯起了誓,以致後悔莫及;但也有保守的學者認為,耶弗他是熟知律法的,不可能做出神藉摩西清楚吩咐嚴禁的事情(參利十八:21;二十:2-5;申十二:31;十八:10),故此,他絕不可能殺自己的女兒獻為祭,他將女兒完全歸給神,是讓她終身在聖所裡事奉神,因是獨生的女兒,也就等如耶弗他家後繼無人了。又因為在遠方的聖所事奉的緣故,不可能時常看到家人和朋友,故此,在未去以前,先與同伴到山上有兩個月的相聚,38節和39節中強調耶弗他的女兒「終為處女」及「終身沒有親近男子」,均支持作這樣的解釋。不論那一個是正確的解釋,事實上,因耶弗他所許的願,使自己和女兒都受了極大的虧損;所以,耶穌曾教導說「甚麼誓都不可起」(太五:34)。
在舊約歷史人物中,耶弗他也許是最被誤讀和誤解的一位。然而,他生於卑賤,死於尊榮,看逆境為磨練的機遇,視苦難為化裝的福分,其不屈不撓,勇敢和虔誠的一生令人回味無窮。新約希伯來書作者將他與亞伯拉罕,摩西,大衛等一眾偉人列入“信心英雄榜”;皆因他信靠那位“可信的”神(提後二:13),神就磨練他,提拔他,使用他,使他成為一代信心偉人,也成為激勵後世信徒的榜樣(來一二:1-3)。另一方面,也許卑微的出身、長年的壓抑造成耶弗他暴戾的性格,面對以法蓮人(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的無理取鬧,他以極其強硬的手段對付,最終殺掉的以法蓮人超過四萬。耶弗他擊退阿捫人,解決了當時以色列的心頭之患,但也留下了約旦河邊同胞的血,還有以色列女子每年四天為他女兒哀哭的眼淚。 尷尬的場合,考驗人的智慧。兩代的傷痕在耶弗他的故事中,留下了感傷與美德的足跡。耶弗他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單純的信仰若欠缺理性的思考,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個基列人耶弗他,可能有許多許多的錯誤,有許多許多不懂神旨意的地方,有許多許多不應當有的許願,在許願中間是違背神旨意的事情。雖然如此,他的心從始至終是正直的,是正義的,是不埋怨的,是為神,為他百姓獻上自己,付出一切忠實到底的人。在以色列歷史中間很少有一個人,是這樣可歌可泣,是這樣充滿痛苦,從小受欺壓,結果還是用最美好的體力,最偉大的勇氣讓神使用,拯救整個以色列民,給他們有六年的時間,在太平中間享受神的恩典,因為他,基列人耶弗他,成了以色列的士師有六年之久。
二、原生家庭的影响力
1957-63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做了一個猴子實驗,證明小孩出生時有愛和沒有愛的分別。用人類作實驗是很困難的,他就把在恆河剛出生的猴子放進實驗室,裡面有兩個模型,一個是鐵絲網做成有奶水供應的猴子媽媽,一個是毛公仔但沒有奶水供應的猴子媽媽。發現小猴只從鐵絲網母猴吃飽後就跑回毛公仔母猴。他做了兩個實驗,第一、當把一個只懂簡單動作的機械人放進去,小猴第一個反應是走回毛公仔母猴;第二、只有鐵絲網母猴的猴子當被放出來後,往往瑟縮一角,慢慢死去,但只有毛公仔母猴的猴子被放出後,會探索新世界,健康地成長。人成長當中,愛和接納非常重要,不可彌補,不可代替。充足的奶水只是豐富的物質,並不能代替愛和接納。
不被接納,莫大的傷痛,無論在教會,在家庭,都是長期的痛苦。家,本應是地上的天堂,卻成了人間的地獄。11:7 耶弗他與長老的對話中,他質問對方不是恨他的嗎?不是趕逐他的嗎?相信當年為了摧毀他承繼產業的權利,兄弟們曾訴諸長老的權威,故他恨家,恨長老,恨社會。這造成了危險的破壞,傷痕對他造成了影響。但耶弗他沒有放棄自己,不幸的成長沒令他放棄理想,推缷說是上一代不好。如果不被接納是傷痛,被接納就是祝福,當時機來到,在與長老的對話中,被接納使他成為軍隊的元帥,能好好地發揮。生命的接納是最有價值的,接納不是因為他沒有錯,不是因為他沒殺傷力,不是因為問題容易解決。
在我們的成長故事包括教會的成長故事不理想时,可以有兩個方法處理。第一、想要被接納的人,真正的動機,是他心底裡好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但如果他只有自己,就沒有平安。第二、這樣的人可以回到神那裡,耶和華沙龍,主賜平安,讓神作王,才能真正解決成長中的不幸,只有當我們讓神作王才可以。在处理原生家庭问题时,人的方法是苦毒,埋怨,甚至苦毒跨代傳下去。我們靠自己努力的成果抓住成功,但沒平安,但只有以神為神才能滿足我們,有豐盛的生命才能帶平安給週圍的人。由你開始不是做甚麼,而是心裡願意以神為王。
三、你活在家庭伤害的阴影中吗?
今天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童年经历对人的价值观和信念有极大影响,我们人生观的基本前设是被这些“创伤”所塑造成的。例如:“别人如何看我们、待我们,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从小一直对我们的评价,他们说话的表情、声调、态度、行动和反应,都在不断地塑造我们这个人。” 他们亦说,我们成年后与配偶互相刺痛,这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困扰、伤痕和阴影进到婚姻所造成的。例如:“深度心理学观察发现,过去的心理伤痕,最容易浮现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之中,以前未得满足的心理需求,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想从伴侣身上加倍讨回。” 基督徒心理学家还说,童年经历不单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也影响我们怎样认识神。例如:“神按着自己的形象塑造人。我们却按着自己父亲的形象塑造天父。” 有一本心理学课本总论写得最清楚:“心理分析理论主张,童年经历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最能影响我们的性格。” 这样的道理,想必我们都听过一千零一次,但是,真的吗?我们的问题,都是童年伤害所造成的吗?
让我们先用常理逻辑,平心静气地分析: 首先,人的环境,包括他的原生家庭,都会对人有影响,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只有家庭才会影响和伤害人吗?学校、教堂、朋友,难道不会影响人?只有童年经历才会影响和伤害人的吗?成年以后,人就不再受影响?也不再受伤害?而且,什么是伤害?什么是影响?影响和伤害是两回事! 其次,我们活在一个罪恶世界,你踩我踏,你碰我撞,总会互相伤害,那么怎样分辨谁是受害者,谁是害人者?谁去下定义?根据观察,人际关系问题通常是两方面都有错的,错在单方的案例甚少。为什么只有人表示自己是受害人,没有人承认自己是害人者? 人生本来就是悲喜交杂,水有涨有落,月有缺有圆,谁有一个事事如意的人生?别人有时对你友善,有时对你无情,你待别人亦然。我们是否只应着眼于那些不好的事上?那些美好的事情,是否对人没有影响?整天抱着个“受害人”的心态对人有好处吗? 因此,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当慎思明辨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四、看圣经怎麼说
普通常理告诉我们,我们童年所受的影响,有一部分会慢慢消褪。圣经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13﹕11)所以,如果你母亲有一次说你是一个坏孩子,不见得你一定会一辈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大罪人。 其次,虽然没有人可以否定家庭对人的影响,但这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圣经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亚哈斯是个坏王(王下16﹕1-4),但他的儿子希西家是个好王(王下18﹕1-4),可惜,好王希西家却有一个坏的儿子——玛拿西(王下21﹕1-2)。可见家庭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第三,不是只有童年经历才能影响人,还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我们。例如,学校、教会、朋友、电视、网路——统统都对人有影响。我们今天不是担心电视和网路对孩子有坏影响吗?先知以赛亚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6﹕5),这表明,人会受周围罪恶环境的影响。 最后,除了被他人影响之外,任何人,包括基督徒,都受到灵界的影响。当彼得要求耶稣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受祭司长文士的苦,“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太16﹕23)非常明显,彼得当时是被撒但影响。但我们也可以从神那里得到好的影响,圣经告诉我们:“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3) 那么,光把问题推到原生家庭或者父母头上,是否粗浅幼稚了一点? 
五、自我省察、自己交账、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如果人人都是罪人,总会互相伤害,没有纯粹的受害者和纯粹的害人者。那么,探讨原生家庭,或者进行心理分析,找出自己的伤痕,这样的心态到底合圣经与否?根据圣经,与其经常追究别人怎样伤害自己,不如经常在神面前自省:“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圣经并没有说:“神啊,让我知道是谁曾经伤害过我,求你医治我的心理按钮。” 为什么有牧师教导会众探讨原生家庭,找出谁曾经伤害过自己,却没有牧师教导会众绘制家庭图,找出谁曾受自己伤害?然后向神悔改认罪,并请他人原谅自己?圣经教导我们 “各人应当察验自己的行为”(加6﹕4),我们却是 “察验父母的行为” 和 “察验别人的行为”,这正是耶稣所说的 “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太7﹕3)。 
“我们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 不是新思想,以色列人老早就懂得。他们有俗语说:“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结18﹕2),但是 “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你们在以色列中,必不再有用这俗语的因由。看哪,世人都是属我的,为父的怎样属我,为子的也照样属我,犯罪的他必死亡。”(结18﹕3-4)正如上边解释,我们从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的影响,但神让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可以把自己献上,作为罪的奴仆,也可以作为义的奴仆(罗6﹕16)。既然我们有机会选择,我们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罗14﹕12)如果父母或任何人伤害了我们,他们自己要向神交账。我们对这些“伤害”的反应怎样,不能饶恕人?满心苦痛?报仇?反击?那么,我们也要为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向神交账。  
所以圣经规劝我们,“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腓3﹕13)圣经并没有说,我们需要探索过去的折磨所带来的痛苦与伤害,然后才能再往前行。上帝并不喜欢我们天天翻旧账,这也不是基督徒对付问题的办法。按照圣经,如果要回忆的话,第一是要回想主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和祂的一切恩典(提后2﹕10-14),其次圣经教导我们要回想自己在什么地方犯罪得罪神(启2﹕5),当然我们也应该记得别人恩待我们,如果真的有人伤害我们,我们也应该原谅人。今天若有任何人际关系问题,基督徒应该正面想办法努力解决。把问题推到父母、童年、他人身上去,是不合圣经的做法。故意去寻找从前“伤害”自己的人,就是正面违犯了“忘记背后”的圣经教训。 
结语
我們心靈中還有許多尚未得醫治的傷口,需要神的醫治,求主幫助我们浸潤在祢的大愛中,讓我们過去所受到的傷害,都轉成恩典祝福。幫助我们,不去思想別人的錯誤對我们所造成的傷害和痛苦,只要思想祢的愛永不離開我们。我们要靠著主所賜的力量,要更深的與主連結,成為他所重用的人。感谢主透过耶弗他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一個有信心的偉人,不是單單可以攻擊仇敵,可以大有作為而已,乃是做一個對神對人,常存正直的心,蒙上帝悅納的人。願主幫助我們!我們也要为許多被社會丟棄,被人看不起的人,求主給我們用上帝的眼光去找到他們,把他們帶到神的國度來,帶到神的旨意來,免得我們就在這些人為的錯誤價值觀中間,損失了教會應當有的精兵。我們大家懇切,求主改變我們的觀念,給我們懂得怎麼樣按正意對待人,榮耀主的名。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