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小组分享 1月份 第三周 知足的真義

2020年 小组分享 1月份 第三周 知足的真義

“敬虔知足是大利,贪恋钱财离真道;失丧真理有何用,落在網羅叫人亡。” 有一首作者不明的詩歌 “不知足詩” 收錄於雍正皇帝編纂的《悅心集》,寫得簡明易懂,但卻感慨無限。这首詩歌这样写著 “終日奔波只為飢,才方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瀾,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結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少,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回。” 真的,世人總是這樣的不滿足,始於憂慮擔心害怕,中間歷經無數的慾望貪婪,最後仍歸於憂慮擔心害怕。所以作者寫到最後也只能嘆息,要弄到你真的滿足嘛,那就是去夢裡滿足吧。夢,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想要膨脹到多大都有可能。然而,要找世間這極致的答案讓人心滿足的關鍵,不是作夢。當你說人終日奔波就是為了食物,出賣靈魂是不得已的,耶稣卻給你一個當頭棒喝:“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4:4)使徒保罗却說:贪财是万恶之根,他説人本於贪婪的罪性,只会不擇手段聚斂更多财富,最终贪念将誘使我们走向行恶的道路。尽管金钱与衣食在人的生活中是必要所需,但过分贪爱这些,最终卻会使人沉沦以致败坏和滅亡。事实上生命最大的利益无非是对神存有确信的敬虔之心,并以此为满足,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是的,从一开始我们就沒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神起初创造了天地,让我们享受万事万物,但人的贪心最终把自己推向了败亡。因此若我们眞实认识自己的存留都在乎神,那么就不要让贪财的心使我们陷入誘惑与滅亡里。真正的平安和知足,是活在神的面前,相信神已经将最好的给了我们。盼望我们都能夠明白「知足的真義」,承认神所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充足的,这就是知足的生活。

本周经文

提摩太前書 6:3-10

”3 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4 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5 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6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7 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8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9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10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一、経文分享

本周経文內容綱要乃是提醒我们要提防傳異端的人(3-5節),以及要提防被錢財引誘離了真道(6-10節)。其中告诉我们傳異教者的七大特徵:他們不服從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 (3節上);他們不服從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3節下);他們自高自大,其實對真理一無所知 (4節上);他們專好問難,爭辯言詞 (4節中);他們產生四大壞果,既是嫉妒、分爭、毀謗、妄疑 (4節下);他們是壞了心術、失喪真理的人 (5節上);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5節下)。除此之外,経文也告诉我们知足的秘訣乃是敬虔 (6-8節),不是錢財 (9-10節)。本周经文3至5节,这里的「异教」原文指不正确的、引起分歧的教导(1:3),并非不同的宗教信仰(弗4:14)。「服从」原文是「接近、将自己附从于……」。「純正的話」意指健康的話;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話乃是生命的話 (約6:63),因此祂的話是健康的話。我们对真理认识得越多,越会发现自己「一无所知」,所以真正认识真理的人必然是柔和谦卑。而「自高自大」的人是用自己代替了基督,其实 “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8:2)他们「专好问难,争辩言词」,目的不是为了 “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犹3),而是为了高抬自己。「嫉妒、纷争、毁谤、妄疑、争竞」都是人用自己代替基督的结果。当人用自己来代替基督的时候,就会继续用别的人、事、物来代替基督,最后是「失丧真理」。所以用任何别的来代替基督的人,必然会追求基督之外的名、利、地位,「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5节)。今天有些人很热心地做工,但目的并不是为了基督的名被高举,也不是为了让神的心意得着满足,而是利用别人追求「敬虔」的心思,让自己的成就感、理想、名利、地位得着满足。

保罗在第2段経文中告诉我们,提防被錢財引誘離了真道的唯一方法,乃是要明白「知足的真义」。保罗説真正「敬虔」必然会带出「知足的心」,一个里面像神、外面敬畏神的人,神自己就是他的满足,所以不会感觉在地上还缺少什么。这个「知足」不是因为得着了全世界,而是因为得着了基督里面「神本性一切的丰盛」(西2:9)。我们所当「知足」的不只是物质、享受,也包括教会里的职分、名誉、尊重。我们若把满足放在属地的人、事、物上,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唯独在基督里面才有真实的满足。那些身外之物不但不能带走,反而容易「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9节),成为审判时赏罚的依据。再者「知足」不是由于拥有一切我们想要的东西,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只要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人之所以能「知足」,是因为在信心里「等候所盼望的福」(多2:13),所以不要留恋眼前短暂易变、不能带走的名利、物质(7节)。第7、8兩節說出人能知足的原因:明白一切身外事物都是暫時的;除了維持肉身生存的基本需求 (衣食),其他都是多餘的。人的慾望無窮無盡,我們若不學會『知足』的功課,則永遠無法滿足,無論得著多少,仍覺若有所缺。第9至10节直接讲述那些想要发财又不能得着满足的人。他们的罪不是因为他们富有,而是因为他们贪财。那些想要发财的人是对衣食和住处不满足,想要得着更多。渴望发财导致人陷入迷惑。为了达至目的,他被引诱用不诚实的和激烈的方法,包括赌博、投机、欺骗、作假见证、偷盗甚至杀人。这样的人跌入网罗或陷阱里。当渴望变得那么强烈时,便不能解救自己从当中脱离出来。貪財是萬惡之根(10节),这里不是说钱财本身是恶的,而是贪财是恶的。钱财可用在各种有好结果的神的事工上。但这里讨论无节制的贪财欲望,带来罪恶和羞耻。

总结本周経文,信徒若對基督純正的話缺乏清楚的認識,就會給那些傳異教的人有機可乘。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乃是那合乎敬虔的教訓之源頭;人的教訓若非出乎主純正的話,便會產生許多的不敬和不虔。純正的教訓會產生敬虔的生活;我們對人們信仰的試金石,便是看他們的生活與行徑是否符合敬虔的生活樣式。凡與基督純正的話不同的教訓,總是出於人那蒙蔽自己的高傲。自高自大的人,以為自己滿腹經綸,其實按他所該知道的,仍是一無所知 (林前8:2)。喜歡爭辯的人,表示他的心靈可能不太正常,是一種病態。若一個人不能容忍細節,處事不能從大處著眼,不能掌握問題的重心,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靈性和辨別力很有限。敬虔加上知足是屬靈的富足,並且可以使人注目在永恆、不在今世短暫的事物上。基督徒的『知足』,乃是不受周遭境況的影響,而滿足於神的一切安排。人若信靠基督,以祂為生命的主宰,就應把金錢的酬報視為次要,並且滿足於現狀。人空空而來,又空空而去,一生營營擾擾,並不能為自己積存甚麼財物 (參路12:16-21),因此我們應當轉向追求那能永存的財寶 (路12:33)。人生在世,僅僅在這短暫的歷程中,需要用得著身外之物;一旦離世,那些身外之物不但不能帶走,反而成為死後賞罰的依據,因此在生前就應謹慎對待它們。人生在世,凡事都是虛空 (傳1:2),一切所勞碌、所經營的,有如捕風 (傳2:11),不能帶到永世(參7節),因此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二、信仰功課

1、对假师傅的指斥

保罗在本书快结束时重提这些传异教的人,可见他心中非常挂心这件事。保罗在上文曾提到对提摩太的种种指导,如怎样维持教会的次序,怎样选用教会的职员,怎样逃避末世的危险,怎样自我谨慎作信徒的榜样,怎样对待教会各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原则等,这许多话也是为了使他晓得如何防避传异教的人。因为这些教会管理的事,如有不适当的地方,就容易使这些假师傅有机可乘,破坏教会,生出扰乱,并且宣传错误的道理。假师傅既然没有真理的根基,也没有敬虔的心,就很喜欢利用教会行政上的困难或漏洞来挑拨是非,滋生事端,以拉拢一些拥护他们的人。保罗在本书将结束时,再提到这些传异教之人的情形,这些话不但是对提摩太讲,也是对提摩太所牧养的以弗所教会讲,使信徒知道使徒保罗对这些假师傅的态度。保罗绝不把他们看作是基督里的同工,他们乃是完全与基督敌对的,不服从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合乎敬虔的道理。假师傅是自己高抬自己的,这正是魔鬼的性格。高抬自己的魔鬼从开始就要人像它那样自高自大,所以在创世记中,我们看到魔鬼要夏娃高抬她自己,要像神一样有智慧。其实人不需要去崇拜魔鬼,只要把自己抬高,自高自大,就已经是跟从了魔鬼,作它的门徒了。自高自大的人多半对于神的真理一无所知。因为神的道向婴孩显露出来,向那些聪明通达的人就隐藏起来,那些自以为知,倚靠属世学问和智慧的人,对于真理的道只能知一点皮毛,很难得到深切和正确的了解。虽然这些假师傅对属灵的事一无所知,但他们却另有一套手法,耍难题把别人难倒,他们专门问一些人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在肉身中难以完全了解的事。别人既无法回答,他们的无知就可以被遮盖了。所以他们的发问并非出于寻求真道的心,乃是想把别人问倒,使信徒产生一种印象,以为那些在主的真道上虔诚追求、诚心爱主的人不见得比他们强,因为无法解答他们所问的难题。除此之外他们也喜欢断章取义地在那里争辩。其实圣经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重要的,都有它的意思。如果断章取义,故意要从字面上的意思去争辩,很多时候就会失去全句的真正意义。

2、从此就生出嫉妒分争

由于他们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就生出了以下的结果。罪恶好象种子,是会越结果子越多,循环不息地生出更多罪来。他们自高自大的结果,就喜欢争辩言词,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妄疑。因为别人讲的是正道,自己讲的是邪道;别人走的是光明的路,自己走的是黑暗的路;别人对属灵的事有经验,自己却一无所知;因此就生出嫉妒,不愿意看见别人受信徒的尊敬。通常嫉妒的结果一定会引起分争,既然嫉妒那些敬虔爱主的人,自然会在信徒中间制造事端,挑拨是非。他们既然不能从真理方面来追求长进,得人的敬爱,只好在暗中毁谤那些敬畏神的人,捏造各样的坏话,叫信徒怀疑主的仆人,不信任那些忠心传道的人。毁谤和挑拨是非的结果,自然会在教会里生发彼此猜疑的心,这实在是给魔鬼留地步。喜欢疑惑人的人,总会幻想出许多可疑的事,也就是経文中所说的「妄疑」。或许本来完全是一件出于好意和爱心的事,但如果我们的心不清洁,就会给魔鬼留地步,而将别人爱心的举动推想到许多坏的事情;本来应该叫我们受感动得益处的,反而叫我们绊跌。这样的绊跌,责任不在别人,乃在我们自己。当教会发生这一切的坏事,结果,叫信徒不止会对人发生疑惑,对这位设立救恩的神也会发生怀疑,使人质疑这位神和祂所赐下的救主是否可救我们到完全的地步呢?到底福音在罪人身上所发生的功效,和世界的道理又有甚么不同呢?这就是假师傅在教会里面,因他们本身的坏性格所产生的坏结果。

3、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

本周经文第5節下半段說出了信仰的墮落軌跡:先是在道德觀念上敗壞了,接著就捨棄了所認識的真理,最後就以信仰當作幌子,實則以謀利為主旨,將商業行為帶進了教會中。世界上沒有第二種事情被神定罪,更過於『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這一種的賺錢,乃是最卑鄙的事,沒有第二種事比這一個更卑鄙。作主工的人對於利,都必須洗得乾乾淨淨,才能作工。你要作主工,就要在錢財上非常獨立,寧可餓死,不能盼望得利。我們的衣服可以出賣,我們的東西可以出賣,但是我們的道理和敬虔決不可以出賣。傳道人若不小心,也會不知不覺墜入陷阱:起初是『主使用我』,後來變成『我利用主』;起初是『我完全奉獻』,後來變成『我完全獲得』。「貪財」並非一定單指「視財如命」,也不一定是指看見錢財就「垂涎三尺」。撒旦知道信徒們的心理,要慢性的侵略,不可急性的攻擊,所以他會利用種種事實,使信徒們覺得錢財實在有其可愛的地方:「沒有錢財,到處碰釘;有了錢財,萬事應心。」於是乎私欲就懷了胎,經過一段時期,就生出罪來。

4、敬虔加上知足的心

保罗告诉我们真敬虔和假师傅的敬虔是不一样的。假师傅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径,可是真正的敬虔根本不会贪图利益,反倒加上知足的心。如果有人说他是敬畏神的,是敬虔度日的,那么他就应该没有贪图今世财物的心。假如我们过敬虔的生活,对属世的物质又有知足的心,保罗说「这便是大利」。这「大」字加强全句的意思,同时也暗示,那些假师傅所贪图的今世利益,其实都不过是些小利益。真正的利益乃是敬虔又有知足的心,这样所得的才是「大」的利。那些坏了心术的人不但得不到神的喜悦,所贪图的那些属世的;财,利亦不过是暂时的,不能长久;但是那些真正敬畏神的人存知足的心,就可以得神的喜悦,得到属灵的祝福,而神也将实际供应他们物质上所需用的。正如主耶稣所说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当我们既敬虔又有知足的心,神就会把祂的义赐给我们,也把我们所需用的都加给我们。为甚么我们要对今世的财物知足呢?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上句表示我们是空手来到这世上的,现在我们所有的已经比我们来到世上时更多。我们来的时候连一件衣服都没有,现在我们任何一个人所有的,都超过一件衣服;我们到世上来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做事,现在我们已经会说话,会做事,会走路,甚至还有很多别的才干。我们现在比来的时候已经多了好多。我们要如何比较才有知足的心呢?如果我们与那些富有的人比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世上有钱人之上还有更有钱的人,一个赚两千的人,在上面还有赚五千的。如果要与比自己更富足的人来比,就永远不会知足。但是如果与自己来到世上的时候作比较,就会感谢神了,因为我们现在所有的,比起初来到世上的时候已多了许多。 怎样才算是知足呢?就是以现在所有的为足,只要有穿的、有吃的,就应当知足了,如果我们能够以「有衣有食」为足,就会免去很多烦恼,这是保罗自己的经验。腓4:11说:“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甚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 保罗说到他如何随事随在得了秘诀,就是因为他有个知足的心。既然在世上不过是寄居的,我们的衣、食、住,应该不要过于求享受,只要过得去就应该满足,因我们只不过暂时寄居在这世上,我们的家乡是在天上。若存这样的心,就不会在这世上有不应该有的贪图,而能过一个敬虔、知足的生活了。

5、貪財是萬惡之根

穷人固然想要发财,有钱的人更会认为他们所有的钱还不够,而「想要」愈多,结果就会陷在迷惑里,落在罪恶的网罗与各样的痛苦当中。因为贪财,就想用各种不合法的手段得钱财,所以就陷在迷惑和罪恶的网罗里;因贪财而施的手段既不能得逞又干犯了律法,因此就落在痛苦里面。假如用不法的手段,若果能逃过了地上的法律,赚到许多钱财,则结果亦必将落在许多有害无益的私欲里,在罪恶的各种享乐之中,走向灭亡的道路。这等人可算是完全不以神的事为念,完全没有敬畏神的心。再者、贪财的结果亦会叫人更加自私,更加放纵情欲,更加自高自大。也有可能会毁坏自己的健康,因为放纵情欲,和从事各种没有益处的娱乐,都将使身体落在疾病中。有时更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刑罚。所以保罗说:“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10节)可见钱财虽给人暂时的快乐,但结果反增加许多的愁苦。贪财常拦阻我们接受真道,叫我们离开真道。有许多人虽然听见真道,知道救恩的好处,却为着贪财的缘故,就放弃他所知道的真道。金錢原是神託付我們管理的一部份,我們受託應作金錢的主人,善用金錢才對;然而事實上,我們往往被錢財支配,正像諺語所雲:「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聖經上記載了許多因錢財而失敗的人,他們的遭遇實足引以為鑒。

三、知足的真義

人,都在追求完满的人生。然而,从古自今,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欲望太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相互攀比。人生之所以烦恼,不是拥有太少,而是贪婪太多。古人说:“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我们真的需要很多财富才能快乐吗?其实不是。知足,才是人生寻求快乐的唯一法门。知足者,常乐也。有道是贪婪欲望烦恼多,知足常乐拥有多;财富满足安心多,珍惜生活幸福多。越是见过世面的人,越懂得知足,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安定与丰盈。人生本就是酸甜苦辣,百味俱全。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贫有贫的滋味,富有富的滋味。学会知足,欢欢喜喜过好每一个当下,才能好好走今后的路。人,只有一生,追逐太多欲望,只会身心疲惫。幸福,来自于心灵的知足;快乐,来自于精神的富有。知足是贪婪的反面。攻克贪婪就是将斧头放在万恶之根上,因为贪婪是许多罪的根源。当知足取代了贪婪,许多的罪行就自然断绝了。

有位先生总是闷闷不乐,感恩节期间,他垂头丧气毫无生气来到教堂,坐在牧师面前,他对牧师诉苦:“都说感恩节要对上帝献上自己的感谢之心,如今我一无所有,失业已经大半年了,工作找了10多次,也没人用我,我没什么可感谢的了!”牧师问他:“你真的一无所有吗?上帝是仁慈的,神依然爱你,你没觉得?好,这样吧,我给你一张纸,一支笔,你把我问你答的记录下来,好么?” 牧师问他:“你有太太么?” 他回答:“我有太太,她不因我的困苦而离开我,她还爱着我。相比之下,我的愧疚也更深了。” 牧师问他:“你有孩子么?” 他回答:“我有孩子,有5个可爱的孩子,虽然我不能让他们吃最好的,受最好的教育,但孩子们很争气。” 牧师问他:“你胃口好么?” 他回答:“呵,我的胃口好极了,由于没什么钱,我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我的胃口,常常只吃7成饱。” 牧师问他:“你睡眠好么?” 他回答:“睡眠?呵呵,我的睡眠棒极了,一碰到枕头就睡熟了。” 牧师问他:“你有朋友么?” 他回答:“我有朋友,因为我失业了,他们不时地给予我帮助!而我无法回报他们。” 牧师问他:“你的视力如何?” 他回答:“我的视力好极了,我能够清晰看见很远地方的物体。” 于是他的纸上就记录下这么6条:我有好太太;我有5位好孩子;我有好胃口;我有好睡眠;我有好朋友;我有好视力。牧师听他读了一遍以上的6条,说:“祝贺你!感谢我们的上帝,他是何等地保佑你,赐福给你!你回去吧,记住要感恩!” 他回到家,默想刚才的对话,照照那久违的镜子:“呀,我是多么的凌乱,又是多么的消沉!头发硬得像板刷,衣服也有些脏……” 后来他带着感谢神的心,精神也振奋不少,工作也好起来了,整个人像换了个人一样充满活力。

是啊,我们虽然是个普通人,但我们依然拥有这许多宝贵的财富。平时多想想自己拥有什么,少想点自己没有什么,在同样条件下你会更快乐的。上述故事主人公不快乐的关键就在于他忽视了自己拥有的,只盯着自己所没有的,这样的人是难快乐起来的。我们应该知足,拥有现在的一切,知道自己已经足够幸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快乐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双眼。每天早晨睁开双眼,我们都该庆幸,今天我还活着,活着是多么的美好,世界上每天发生那么多的灾难和不幸,却没有一件落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活得很快乐。什么是幸福?想起非洲那么多的难民,突然懂得了吃得饱其实也是一种幸福。比起那些先天性残疾或是智障的人,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全的肢体和聪明的大脑,这也是一种幸福。那些天生残疾的人尚且没有埋怨老天的残忍和不公,仍然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而在不断地奋斗着,那么拥有健全的肢体,聪明大脑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怨天尤人呢?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感恩,可以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四、知足常樂

「知足」是基督徒的必修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知足可以減少禍患,制止貪欲,避免犯罪。知足是平安的秘訣。不知足的人,方寸沒有平安。他們貪得無厭,心裡不得安息。知足是快樂的秘訣。施洗約翰以「新郎的朋友」自比,當他的先知任務快要完成時,他說:“娶新婦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著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約3:29)知足的人才會甘心施捨。吝嗇的人,無論如何富足,仍是不會心滿意足的。莫怪他要走上「一毛不拔」的地步。知足就是「無貪」。不貪他人的好處,不肯以不義不法的行為而貪求財利,以致損害身心,敗壞名譽,背道羞辱主的名字。知足就是「有限」。適可而止,自知節制,像每人的食量一般。每餐吃多少飯,總要有一定限度;小孩子「傷食」,常是為了食量多寡無定。神已給我們的,我們就感謝著領受—神未給找們的,我們就不可貪求。以色列人在曠野之中,神給他們降下嗎哪,他們不以為足,念念不忘埃及的食物。後來神雖給他們肉吃,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並且刑罰那些貪欲的人。“那地方便叫作基博羅哈他瓦,因為他們在那裡葬埋那起貪欲之心的人。”(民11:34)無論何人,若發現自己常有不知足的毛病,必須懇切求主憐憫,學習作個知足的基督徒。

有一個寓言說:某一個皇家花果園中栽滿了各式各樣的果樹花木。有一天,皇帝抽閒到果園去,想欣賞草木花果。想不到整座園都死氣沉沉,滿目蕭條通滿黃萎。找不到一株鮮豔芬香的花朵,也看不到一顆成熟可口的美果。皇帝很稀奇,便問門前的橡樹為什麼枯萎?它回答:「我不如松樹的雄偉瀟灑,昂首天外,所以怎能不悲傷枯萎呢?」皇帝又問松樹為何無精打采?它答說:「我比不上葡萄樹能結果暴匯,自覺無用。」皇帝再問籬上的葡萄為什麼那樣頹喪?它答說:「我怪自己彎腰曲背,不能夠筆直如椰子樹呀。」皇帝覺得椰子樹毫無朝氣,也就問它,它卻說:「我的果子比不上芒果的可口香甜,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巡視園中每棵樹木都怨天尤人。獨園邊一叢綠竹勁節高風,悠然自得,不但風雅別致。並且欣欣向榮,問它為何與眾回別,它誠懇地答說:「我不將自己與別人比較,我知道園丁栽我的時候,乃要我百分之百長成一株竹。換言之我的秘訣在乎知足常樂」。

不錯,知足的心便是良藥?哲言有說:「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虞不足。」「得飽便休,路外黃金無用物。過閑且樂,世間白髮不饒人。」「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我們生活在世,凡事不能強求。只要按照神所安排的盡自己的力量生活下去,不要急公好利,也不要和人比量,能夠樂天知命,受己安分,才有快樂的一生。當然,我們所說的「知足」,並非叫你放任自己聽由環境支配,而是叫你盡力量去做,不過分貪圖,不過分奢求。按部就班循著正途發展,便可以減少許多煩惱,也少了許多吃虧的機會。許多人所以坐臥不安,筋疲力竭,頭昏腦脹,患病失眠,無非不滿意不知足之心理在作祟。為了一個欲望死抓不放,結果損害健康,剝奪睡眠,情緒緊張,自招煩惱。古有詩雲:「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後人在後頭。」人生在世,不論功名富貴,都如過眼雲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許多人強辯說:「我辛辛苦苦經營計畫,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享用,乃希望留點給兒孫們。」這句話乍聽起來很有意思。但記得歷史的教訓是:堯之子不肯,舜之子亦不肯。即使是孝子我們留給他知識、生命、比財富是好得多。保羅對提摩太的教訓是: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根據報導,今晚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帶著饑餓上床睡眠,去年世界死亡率中三分之一是死於饑餓的。今日我們還能夠豐衣足食,而且有宗教信仰之自由,可以隨時敬奉造化之主,因此我們不但應該知足,而且必須心存感恩,認識為我們的罪而死的耶穌,悔改歸向他才對。為此敬虔加上知足,便是大利了!

五、不知足的故事

一只老鼠跳进了米缸。缸里的米比较多,所以老鼠站在米堆上,离缸口比较近。在米的这个高度上,它刚好能跳出缸外。这时米堆的高度,就是老鼠生命的高度,它应当在这个高度上及时地跳出米缸。可是,老鼠舍不得这一缸的大米,一直埋头拼命地吃。它未注意它的肚子虽然越来越充实了,它站的位置却越来越矮了。对它来说,缸口是越来越高了,已经超出了它所能跳起的高度,它的生命的高度。另有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也没有捕到一条鱼,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太小了,哪里能捕到鱼,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渔夫听了邻居的话,就认真地在家织网。几天下来,把网织得和邻居的网一样大。渔夫带着他的大网出海捕鱼,一天下来,就捕到了很多鱼。他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了家。渔夫想,看来,捕鱼多少的关键是网的大小,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那捕到的鱼一定还要多。渔夫不再出海捕鱼,一天接一天在家织网。几天后,他把原来就很大的网又扩大了好几倍。巨网织好后,渔夫就带着它出海捕鱼去了。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巨网撒入大海。渔夫想,这一网收起来,鱼一定可以装满一船,想着想着,他乐得笑出了声。渔夫准备收网了,一拉网,觉得好沉好沉,拉了半天也拉不上来。网中确实有许多鱼,鱼儿拼命地向大海深处游去,把渔夫的小船也拉得翻了身。渔夫这才知道,网并非是越大越好,贪得无厌,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歷史上因不知足而失敗的例子有很多。而最顯著的便是和珅。和珅是以巨貪而成名的。他為官初期精明強幹,為政清廉,通過幾次的政績,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也獲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和寵愛,更把自己的女人兒嫁給和珅的兒子,這使他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利的增長,他便利用權利貪汙賄賂,經營各種買賣,聚斂錢財。在乾隆去世後,新皇帝才下旨逮捕和珅。在抄家時發現,他個人的總財富竟超過國家十五年的總收入。最後,皇帝以一條白綾賜死和珅。追求物質上的東西,越追求越空虛。相反,追求精神上的東西,越追求越滿足。窮人未必不快樂,富人也未必幸福。所以我們不要好高騖遠,要珍惜和享受眼前一切美好的事物。這取決於人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問樂為何物,盡在知足中。

结語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的真義是什么?有一本字典为 “知足” 一词所下的定义是:“怡然自得;特别对自己一生的际遇感觉满意。” 知足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作出一番真正的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环境。知足不应当扼杀进取心,使人仅求糊口便满足了。但是知足的确意味到我们不应当渴求某件东西,达到使自己成为不快乐的埋怨者的地步。人類不知足的心情,常在錢財上充分地表現出來。若我們不在基督裡獲得心靈的滿足,自然會引頸渴望屬世的享受,不怨歎自己生活太清淡。「不知足」明顯是貪財心理的溫床,再加上撒旦及其差役的精心培植和設計,就會加速茁長,甚至難以克制。基督徒是神的兒女,必須以神為樂,以基督為至寶,以聖靈為活水,否則就會貪愛世界,追隨世人,如饑如渴地向世界的「汪洋大海」去尋求內心的滿足。惟主是我平安福樂,又是將來賞賜;求主使我以你為榮,從今直到永世。惟主能使我心知足,主外別名無味;仁愛生命永遠喜樂,全在主基督內。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