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小组分享 9月份 第四周 得享乐捐的喜乐

2019年 小组分享

9月份 第四周 得享乐捐的喜乐

“強調神国神掌权,显明能力创造主;全然掌管我生命,坚持凡事信靠祂。” 哥林多教会在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捐之事上并不积极,因而受到保罗的叮嘱,要以喜乐之心投入乐捐。保罗不但述說乐捐的心态与原则,更提到如此行会产生的影响力。不仅为受捐者带来生㓉实质的幇助、経历生命的转变,并且将感恩和荣耀归与神,也坚固捐助者在经历神恩惠上的信心。今日,教會工作最大的困難是人?抑是錢?我們知道神是萬有的神,在祂一無所缺,但祂的教會中常是缺少經費,這個問題不在乎神,乃在乎人,人愛神的心有多少?无可否认,教會在建立的兩千年來,都是受了信徒們為慈善而有的捐助,但是神的家不是要我們的救濟,神乃是要我們將最好的給祂。奉獻不是只看需要。比這更高的原則是:神需要你在那裡奉獻;不是你看那裡需要你的奉獻。奉獻不是要迎合,滿足你的興趣,愛好;當然,你需要神給你智慧,免得在奉獻上作糊塗人。奉獻是給神,說實在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給神,一仍都是領受的,我們不過是管家。因此奉獻不但是給神,而且照祂的意思分配,當然,是出於愛的動機不是出於勉強。所以奉獻是一件嚴肅的事,自己要常仰望主,留心祂藉著聖靈所給予的感動與負擔,服從祂的引導。唯有這種存心與態度的奉獻才是喜樂的與蒙福的。將你初熟的果子獻給祂吧!富足人是將多餘的獻上,窮寡婦卻是將一切獻上,奉獻重過樂捐。你獻上什麼?但愿我们愿意以开放的心慷慨事奉他人,按各自的分量喜乐奉献,「得享乐捐的喜乐」。

本周经文

哥林多後書‬ ‭9:6-15

“6「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9 如經上所記: 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10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11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着我們使感謝歸於神。12 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13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地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神。14 他們也因神極大的恩賜顯在你們心裏,就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15 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一、经文分享

本周经文主要讲述:1)樂捐的原則:不作難,不勉強 (6-7節);2)樂捐的源頭:神恩典的供應 (8-11節),这里包括物質的層面 – 多多加給種地的種子及屬靈的層面 – 又增添仁義的果子;3)樂捐的後果 (12-15節):缺乏得幫補 (12節)、靈命得造益 (12-13節)、父神的榮耀 (13節)、聖徒得交通 (14節)、說不盡的恩賜 (15節)。保罗盼望哥林多信徒的捐献是「出于乐意,不是出于勉强」(1-5节),「出于乐意」的捐献将带来的结果是「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种」的是哥林多信徒的捐献,「收」的是7-14节所提到的结果,也就是神的喜爱(7节)和各样恩惠(8节),叫我们可以扩充我们的服事,荣神益人。供应有缺乏的肢体,是各人「随本心所酌定的」(7节),来自里面同为肢体的感觉,并非来自外面的压力。因为所有的都是主的,自然会顺服圣灵在里面的调度和管理。圣灵不会勉强我们,也不会使我们作难,只会把我们带到主面前,叫我们看见「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7节),因此能活出身体的见证。

至于8至11节,这里所提的捐献并非指平时教会的奉献,而是指「周济贫穷」,供应耶路撒冷贫穷圣徒。有人根据第7节认为,平时教会的奉献「不要作难,不要勉强」(7节),高兴就奉献一点,不高兴就不要奉献。实际上,教会奉献的原则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罗12:1),而不仅仅是什一奉献。神不是看我们献上多少,而只看我们给自己留下多少,所以完全献上两个小钱的穷寡妇是主耶稣最称赞的(路21:1-4)。第9节经文強調的是我們為主所拿出去的,並沒有減少,反而存到永遠。錢財原是只屬今世有用的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基督徒卻可以作神錢財的受託者,趁著還能運用它時候,把它存到永世裡去。我們『施捨』的『錢財』,不過是必廢壞的物質,極其短暫;我們所得到的『果子』卻是屬靈的『仁義』,能夠『存到永遠』。這豈不是非常值得的嗎?神就是那 “賜種給撒種的”(10节),那些肯多為神撒種的,神就增添他的種子,又要增添他們 “仁義的果子”。上節說明我們的善果是不會失掉的,要存到永遠。本節更積極地指明,不但存到永遠,而且愈來愈增多。樂意奉獻的人所得的第四項賞賜是可 “凡事富足”(11节)。 “可以多多施捨” 說明了上句的富足指物質方面。對於樂意用財物幫助缺乏者的人,神是喜歡讓他們更富足的。基本上,神不但喜歡祂的兒女在屬靈上富足,也願意我們在物質上富足。只是許多人在富足時只知為自己享受,忘記了對別人該盡的責任。所以對於那些忠心作神錢財管家的人,神是樂意讓他們富足的。

至于樂捐的後果 (12-15節),在財物上供給是具體的愛心之憑據。願意為別人的需要而捐獻錢財,也是 “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 的效果。雖然福音的主要目的是救人的靈魂脫離罪與死,但福音的基本原理是愛與犧牲。所以實行愛心而在物質上照顧別人的缺乏,是接受福音的自然效果。將從神所得的恩惠傳輸給人,向人施恩,使受恩者的眼目轉向神,因而感謝神,這是奉獻錢財所該有的情形。凡不能叫人感謝神的奉獻,恐怕其動機或作法有問題。如果我們吝於幫補聖徒,我們是在剝奪他們從神得著供給的權利,同時也是在剝奪神所應得的感謝。最后保罗説,神那說不盡的恩賜是給 “施” 的人還是 “受” 的人呢?當然應該概括一切幫助人的和受幫助的兩方面。保羅講到這種 “授受的事” 時,看見了神無限的豐富。神的兒女們能夠借著錢財上的捐獻,使那些捐獻的人自己經驗到神說不盡的恩賜,又使那些受幫助的人也經驗到神說不盡的恩賜。神藉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樣奇妙的安排和善意,遠超人的口舌所能盡說。保羅不禁大有感觸,因此他只能說: “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 总结本周経文,虽然保罗说的是关于给耶路撒冷穷苦圣徒的捐输,但在原则上却也适合用於基督徒钱财的奉献上。我們若要經歷神那說不盡的恩賜,最妙的道便是多多地奉獻,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 (徒20:35);我們奉獻得越多,就越多從神得著恩賜。神對我們的恩典乃是我們行善的能力之源 (參8節);既然神的恩典是無限、不可計量的,我們這些承受祂恩典的人,便不該在向人彰顯祂的恩典 (參14節) 時,還在那裏斤斤計較。

二、信仰功課

1、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這不是出自舊約聖經的話,它可能是一句人人熟悉的諺語。這裏是借用自然界的現象來說明屬靈的原則:如同農夫若是撒的種子很少,自然不能期望豐收一樣,我們若是以吝惜的態度施捨錢財,就不能期望從神得著豐厚的祝福;但若慷慨捐輸,豐收就必然可期。经上說,少種的少收,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 (箴11:24);多種的多收,好施捨的必得豐裕 (箴11:25)。我們所有為神獻上的財物,並非損失,乃是種下,將來必要收成。我們若吝嗇,不肯多多為神種下,將來的收成就少;我們若看準了,神的手中乃是肥美的田地,而肯盡力多多種下,將來就必從神得到豐豐滿滿的收穫。『量出為入』乃是基督徒理財的原則。你如果盼望你的收入多,你就得多多為神擺上;你擺上得少,你將來的收入必定不會多。錢是種子,需要拿出去種才會長。錢握在自己手裏越牢的人,那一個人越得不著。要讓神把你的錢拿出去種,等到你自己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收你所種的,你不能收你所沒有種的。有多少,吃多少,當然就沒有得種的。主耶穌自己也親口教訓我們說: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裏;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路6:38)。從神的眼中看來,豐富不是自己擁有多少,而是能給別人多少;當我們肯給,我們的器皿便會有空處,可以承受更多從神來的祝福。吝嗇的人事實上是最貧窮的人,他是沒有信心而活在懼怕缺乏的裏面,真求主幫助我們能享受一個給的人生和祝福。『多種的多收』,雖然收的可能是物質的錢財,但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存著投資的觀念去奉獻,想要多種金錢而多收金錢,行邪術的西門就是我們的鑑戒 (參徒8:18-20)。

2、将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

神賜我們各樣恩惠的目的,是要叫我們能多行各樣的善事;因此,我們若多行各樣的善事,就必從神多得各樣的恩惠。神給我們屬靈的福氣,我們也應在物質的事上顯出善行。人所能給別人的,並不是自己的出產,乃是從神所給他的當中取出來。神使我們財物豐富的目的,不但表明神對我們的恩惠增多,而且表示神交託給我們的責任也增多了。其实,我們能蒙到供應別人的厚恩 (參8:1-2),其源頭乃是由於豐滿的恩典。藉著神豐富的恩典,祂能賜給每個基督徒有多行慷慨捐助之事的能力。我們樂意捐獻的結果,就能夠更有能力,可以為神多行善事。這種多行善事的能力,本身就是神的賞賜之一。信徒的善行,不是蒙恩的條件,而是蒙恩的結果。奉獻不是一個責任,而是一個權利,也是一個恩典與恩賜。我們平常不奉獻的理由是:怕一奉獻出去就不夠用了。但是神在此向我們挑戰,要我們藉奉獻來向祂支取。我們因獻上而收取的,是神的喜愛 (參7節),和神所賜的各樣恩惠,叫我們可以擴充我們愛心的服事,也就是把我們放在更大的豐富中。

3、神賜福樂意捐獻的人

                   

聖經告訴我們,凡以喜樂的心情奉獻的,必蒙神喜悅。因為以快樂的心捐獻的人,不作難也不免強,不是履行義務或附帶任何條件,而是甘心樂意來作。因為他本來就有這項心願,藉著這捐獻是奉獻給神,榮耀主,蒙祂悅納。樂意奉獻的心,是藉著聖靈而來,因為神的愛充滿我們的心靈以後,就如小河漲水一般向別處流出。這是神的恩典,先經過我們而流到別人。所以我們能作神所重用的器皿,將祂的恩典流向別人的河溝,這乃是極大的福氣!我們不可認為奉獻給神或幫助別人,就是自己的損失,因為我們當堅信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神自有方法,大大的賜福償還我們。請問,我們是否甘心樂意,將一切首先所得的(如初熟的果子,第一次領到的薪水或其他所得等),特別拿出來若干數量,當作克己愛神的奉獻出去?我們是否歡喜快樂並期望神會豐盛的賜福我們所奉獻的,將福分帶給別人?我們的存心和行為果真如此,就必證明弛的話實在的是「旋比受更為有福」。就是我們只有極少數的財物,若能甘心樂意的奉獻,天父神也必悅納,並且會豐豐富富的賞賜我們。所以我們當甘心樂意,奉獻我們的愛心和誠實,並盡可能完全奉獻一切的所有,順從主耶穌的吩咐,將福音傳給每個受造的人。

4、基督徒慷慨大方的原則

哥林多後書 9:6-7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與在舊約裏人們要盡十一奉獻的義務不同,在新約之下的人沒有這樣的義務。基督徒的慷慨大方出自于內心。十一奉獻作為一個責任,不是出于慷慨大方。因為任何責任都不是出于慷慨大方。因此,如果你沒有像哥林多的聖徒在這件事這樣起誓要給某件事捐款,而且你心裏不情愿捐,那麼就不要捐。至于捐款的對像,聖經說主要是捐給窮人,而其中貧窮的基督徒優先: “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6:10)事實上這正是哥林多的聖徒捐款的對像。激勵人慷慨大方的動力之一就是這種行動能結多少果子,就如種得少的農夫也收得少一樣,種得多的農夫也收得多。箴言也說到慷慨大方的原則:“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箴11:24),“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19:17),“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將食物分給窮人。”(箴22:9)

5、施舍,別人會為你禱告

哥林多後書9:14-15 “他們也因神極大的恩賜,顯在你們心裏,就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要受到感動為世界各地的基督徒禱告,盡管他們也許不屬于你們的某個教會。因為我們是一個身體,有同一個聖靈。如果你想讓別人為你禱告,那麼就實踐慷慨大方。因為人們為你禱告是你慷慨大方的一個副產品。神給他們的極大的恩賜是什麼呢?這封信裏不止一處體到恩賜。在第八章裏,保羅說:“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林后8:1-2)也就是說,在那裏神的恩賜就是神給馬其頓的聖徒慷慨大方的靈。他鼓勵哥林多的聖徒:“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林後8:7b)但其後他緊接著說到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8:9b)事實上 “說不盡的恩賜” 指的也許是所有這些事。因為正是由于基督的犧牲,他們才得到了神的靈,而聖靈把屬靈的恩賜賜給他們,并在他們身上產生像慷慨大方這樣的品德。有意思的是雖然他說恩賜是 “說不盡的”,但傳福音還是包括要告訴人們神讓基督為罪付出贖價的恩典。然而神的恩典的深度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我們只能通果經歷來感受。神的恩典是超越宇宙的。說得再大也不過分。

三、得享乐捐的喜乐

“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为什么关于奉献的话题常常让很多听众失去喜乐呢?你可能认为,因着基督为拯救我们所做的一切,人们的反应不应该是那样。那么,问题主要出在听众的心,还是牧师们对这个话题的谈论阻碍了大多数人得到从神儿来的喜乐?也许两者都有那么一点。有一位牧师预备要讲奉献的道理,他先在会众的座位上放了电线,讲道到最后,他问大家:“听完我今天的讲道,谁有感动愿意奉献一千块,请站起来?” 牧师在台上按电钮,两三个人跳起来! “感谢主,请坐下!有谁奉献五百块?” 他再按电钮,又有两三个人跳起来……。当然这是笑话。这笑话表示许多人不了解奉献的意义。我们不能勉强别人奉献,勉强的奉献就不是奉献。所以,在我们教会主日崇拜每次收奉献的时候,都特别声明:“不明白奉献意义者请不要勉强奉献。” 其实,有不少人奉献,是不得已的,是为了看人的情面,勉强解囊,以 “捐” 为 “损”,钱是付了,却有被勒索的感觉,心有余痛。有的人奉献了,受人称赞一番,心中飘飘然的滋味,以为作了大善事。一位母亲想教女儿关于施舍的喜乐,于是在一个主日早晨,同时给她25美分和一美元带去教会。她告诉女儿,她可以拿任意其中的一个放进奉献箱,由她自己选择。当她们正离开教会时,妈妈问女儿最后给了神什么。小女孩回答说:“我刚才准备给那1美元,但正当我要把钱放进去的时候,一位同工说,‘我们应该是一个甘心乐意奉献的人’。我知道如果只给那25美分,我会更甘心快乐。” 这正是大部分人的光景。我们想,关于奉献,我们不是那么快乐,所以我觉得我最好留给自己。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神是想要改变我们的心。我们需要发现奉献的快乐及满足。如果我们还没发现,那么我们需要求神来改变我们的心,因为奉献是一种祝福。我们能在其中享受到愉悦和满足。

十一奉献是旧约的一个常见主题。这是一个明确的命令,那些顺从它的人会得到祝福,甚至那些违背它的人会受到咒诅。但为什么耶稣、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保罗和彼得在新约中没有谈到这个呢?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基督徒不应该为了得到更多而去奉献。相反,重点似乎是:慷慨地给予,你会得到更多,这样你就可以奉献更多。如果你怀疑新约的这一教导,读一下哥林多后书9章6-11节。这很明显,不是吗?这段话的上下文主要涉及到财政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十一奉献的问题,特别是对当今的信徒来说?十一奉献是律法之下的一条命令。而乐意慷慨地给予,是一种对福音的回应。要知道奉献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发生,请查看使徒行传2章45节: “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你在开玩笑吗?这是真的?这当然不是被教育要交十一奉献的结果。他们远远超过做十一奉献,因为他们接受了来自更深处的力量和爱。否则为什么他们会卖掉自己的财产,给那些需要的人呢。这是不寻常的。这是超自然的,是因为圣灵的大能运行在信徒里面。当今有很多基督徒遵守十一奉献,如果出于正确的动机,这是很好的事。但是,在我们太过逼迫自己之前,让我们记住耶稣似乎从没有因为十一奉献而很感动。反而,牺牲的奉献可能会引起他的注意。

新约中奉献的精神是充满感谢和慷慨的。这是对神为了完成救赎而为我们做的一切的回应。 “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这是因为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因着神为我们做的一切而充满感谢和喜乐。我们的回应永远不能跟他恩典的荣耀和大能、以及他 “说不尽的恩赐” 相匹配。(林后9:15)耶稣没有教导十一奉献,因为他的恩慈远远大于我们的回应。如果我们不完全沉醉于他的恩典,旧约中十一奉献的诫命怎么能够在我们心中产生那种敬畏感呢?相反,那只会催生出怨恨、骄傲或自以为义的情绪。强调十一奉献的讲道很容易专注于律法。强调基督的爱和牺牲的讲道往往把重点放在福音上,结果是乐意的生活和乐意的捐献。我们需要某种比律法更加强大的东西。我们需要活水在我们里面涌流,产生喜乐、大能和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的渴望。(约一4:19)那些在钱财方面更有信心的人,比起那些在那个方面没有信心的人,会乐意奉献更多。你可能对永生有很大的信心,但在钱财方面信心很小。这只是说明你基督徒生活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方面你的信心还有成长的空间。但要记住,律法不能加增信心。只有福音和圣灵可以加增信心。它来自神的力量的注入,靠着神的话语和耶稣基督的恩典释放我们的灵魂。下一次你禁不住质疑为什么某人连做十一奉献的信心都没有的时候,请问问自己,为什么你没有做比十一奉献更多奉献的信心。与其担心别人奉献了多少,还不如看看你自己的心和你自己信心的水平。这将帮助你避免陷入自以为义的陷阱,以及在奉献问题上觉得比别人更加圣洁的心态。

是什么可以激励基督徒在奉献上更慷慨?比起福音,律法的力量太小了。律法是借着摩西给的。耶稣是恩典和喜乐的创始者。福音的生活是感谢的生活,并且乐于奉献。财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无论如何也不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我的奉献不是乐意的,我怎能取悦主呢?“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 神所喜爱的。”(林后9:7)因此,如果你因为律法而负担太重,是时候获得能力、爱、恩典和怜悯了。你能够接受那些祝福的唯一地方就是在十字架前,借着谦卑和感激的心。当那发生时,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纯洁,成为向着神奉献,是他给了我们他的独生子。神在基督里的爱和恩典的启示是更好的,它在一个人的内心和生命中生出律法无法产生的东西。喂养饥饿的儿童,奉献钱财给主,这样的事情其实是不能强迫的。神希望的并不是他们在离开基督教活动或礼拜时充满没有奉献的愧疚,而是充满得救的喜乐。否则没有一点好处,不是吗?如果我不是带着信心和喜乐奉献,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主要是因为自责感才去努力做奉献,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如何能恢复失去的喜乐呢?

四、喜乐

如果活着,只是痛苦,没有喜乐,这样的生命会因痛苦太多抑郁致死。如果每个人生命只是喜乐,却丝毫没有任何苦难,生命只是一片荒芜,肤浅的生命。每个基督徒都渴望过喜乐的生活,并追求喜乐的生命。在祝福别人的时候,也往往是祝福对方能够常常喜乐。然而喜乐能够直接等同于快乐吗?祝福他人常常喜乐,就是祝福他生活一帆风顺,万事顺心,心里没有痛苦忧愁,只有快乐到底吗?我想这样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真正的基督徒也从来不是追求这些。我们盼望有喜乐,这喜乐是远超过世人所认为的快乐,它所包含的内涵也是远深过单纯的心情愉快。错误地将喜乐和快乐等同起来,也极容易误导基督徒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比如一位为家庭满心忧愁的人寻求弟兄姊妹的安慰时,若是一味叫他/她放下心中的烦恼,让心情开心起来,或者告诉他/她一切都会过去,只要靠主 “喜乐”(快乐)地面对生活,这些都会改变过来的。显然这样的方式无法使人重新得力,因为这样的 “喜乐”(快乐)所借助的只不过是人自己内心的力量,然而这力量本身就已经软弱无力了,又怎么能够叫自己 “喜乐” 起来呢?虽说要 “靠主喜乐”,但是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人似乎无法 “靠主”了。而神是真的能够使人得着喜乐,当得着这喜乐的时候,无论多大多难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有着超乎寻常的力量去面对!世人的快乐是要挪去困难环境所带来的愁烦,而基督徒的喜乐是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一切的劳苦愁烦!

生命中没有喜乐并不是喜乐不存在,而是恐惧、忧虑如同杂草占满了心田,当我下定决心不再逃避,勇敢出击,喜乐如同阳光刺破黑暗铺散开来。喜乐是战胜恐惧,击退忧虑,迎向阳光的力量。耶稣常在比喻中论及财物的管家,《圣经》有时也不厌其烦地讲论金钱。当今社会,财富是热门的话题,成为衡量伦理道德的一杆秤。有人深信“金钱万能”、 “什么关系都靠不住,除了金钱关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利欲熏心,受金钱的诱惑,强取豪夺、财迷心窍、利令智昏、身败名裂。有人认为 “金钱只是身外物”,取财有道、知足常乐、善用金钱、乐善好施、积财于天。喜乐原本就一直在那里,因为喜乐不是对象,而是一种心灵容量。喜乐是你的一部分,你是喜乐,你我都是主的喜乐,而他是我们的喜乐,我们是彼此的喜乐。由于喜乐不是所有物,我们就是喜乐,所以我们不可能会失去它。主的喜乐会从我的口袋里掉进某个黑洞吗?不会的,神借着圣灵住在我里面,喜乐是神的性格恒久的一面。我越相信这点,它就越改变我,而这种改变就越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恒久的性格改变。耶稣说我的喜乐没有人能夺去,它就住在我里面的某一处,只要我小心翼翼地荣耀这个地方,没有任何事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触摸或影响它。我可能会放弃我的喜乐,但是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处境能够从我这里把喜乐夺走。只要我信任它。它越留在这里;当我紧盯着喜乐,担心它会溜走,我就不能充分放松,好好享受喜乐。

五、上帝喜爱那些捐得甘心乐意的人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九章请求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捐出善款。他在第七节讲到信徒捐款的基本原则:“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 意思是说,上帝并不悦纳人不是出于甘心乐意的善行。 如果我们所行的善并不是出于甘心,那么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蒙受上帝的喜悦。上帝喜悦的是捐得甘心乐意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如果我们不去追求完全而持久的快乐,我们就无法取悦上帝的原因。上帝喜悦捐得甘心乐意的人。如果我们行善不是出于喜乐的心,我们就还不懂得如何蒙受上帝的喜悦。什么时候我们甘心乐意地给出去,什么时候我们就能蒙上帝的喜悦。因此,当我们在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时,总要追求成为一个甘心乐意付出的人。圣经教导我们说,万物都属于上帝的,若我们的奉献是很单纯出自内心对神的感恩的话,神会喜悦。试问一位充满慈悲怜憪的供应者,万物的创造者,祂又怎么可能会刻意的让祂所喜悦的人挨饿呢?可见一个人明不明白奉献的真理,甘不甘心乐意的奉献,追根究底还是在于他对上帝的认识有多少,所信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上帝,你不是吗?曾经有一位基督徒在梦中见到上帝时向上帝抱怨:「上帝啊,教会常常讲奉献,又要赒济穷人,你到底要我给到什么时候啊?」上帝回答说,「你就继续的给,一直到我停止给你为止吧!」

很多信徒在应用 “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 (林后9.7)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保罗说这段话其实有点像是在哄小孩子,他是在苦口婆心地劝说顽梗的哥林多人,他们口口声声要奉献,可时间过了一年多,但钱款却始终没有到位。而好不容易筹够了钱,却对保罗不放心,因此保罗不得不派了提多和另一位同工一起去送这笔供应耶路撒冷教会的灾款,之后保罗又多派了一位同工,总共有三人负责此事。而《哥林多后书》中有关奉献的教导中最重要的是: “弟兄们,我把上帝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著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并且他们所做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林后8.1-5)。保罗在这里用 “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 马其顿教会和 “知识、口才都全备” 的哥林多教会做比较,让我们看到信徒奉献的关键是什么:奉献是一个恩典;奉献必须是真诚的、甘心乐意的;奉献应当量力而行;奉献的执行能力 – 因为我们 “想要做” 或是 “有能力做” 更 “完成” 是两个不同的感念及有信心的奉献。由此可见,真正的奉献,表现在有着 “满足的快乐”,因为相信上帝必定会有丰盛的供应和带领;真正的奉献,是在效法基督,因为 “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8.9);真正的奉献,是上帝所喜悦的,因为是 “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

结語

圣经教导我们要捐得乐意,而不是出于勉强或是被要求,才支持上帝的事工和帮助他人。当大卫王献上私人收藏的金银,建造圣殿,许多以色列的官长就效法他的榜样,献上铜、铁、宝石及贵重的金银,“因这些人诚心乐意献给耶和华,百姓就欢喜。”(代上29:9)在欢庆时,大卫赞美上帝: “我们把从祢而得的献给祢!”(代上29:14)他的重点是:上帝拥有万物。记住这一点,我们就会更乐意捐献,因为我们只是把物品归还原主,我们的上帝。再者,信徒乐捐是出于爱神,爱弟兄姊妹的心,并不是一种功德。当我们看到主耶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我们成了贫穷,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我们即使将自己完全献上,都不能报答主恩典的万分之一。但感谢神,因祂爱我们,祂要赏赐那些乐捐的人。乐捐更不是一種施捨,憐憫之心應當有,主在世上時常動了慈心,但在福音的工作上是不分貧富貴賤,在靈魂上的窮乏、困苦要比物質更值得我們關切。当我们不计代价把上帝高举于我们之上,我们便开启了喜乐的源泉。一个真正信靠上帝的人,一定是认真奉献的人。一个认真奉献的人就是喜乐的人,是心境安宁的人,也是心灵自由的人。所以,他是一个蒙福的人。上帝必赐他各样的恩惠,包括物质的和灵性的,以致他的生命丰富,能多行各样的善事。阿门!